你是否有过眼皮睁不开,把一个东西看成两个,说话僵硬,吃饭时嚼不动也咽不下,手脚无力,甚至全身无力,胸闷气短的感觉。如果这些感觉一直持续且没有缓解,并且伴随有时好时坏,则需要进一步警惕,也许这并非懒散矫情,而是真的生病了。对于有以上症状的患者,需要警惕一种罕见病——重症肌无力。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导致了肌肉收缩无力的症状重症。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是由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导致了骨骼肌收缩无力,起初患者容易感到疲惫,尤其在活动后往往更为劳累。肌无力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表现是上睑下垂,一些患者突然出现眼皮睁不开的情况,第一反应会前往眼科进行检查。但实际上如果怀疑是重症肌无力,则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就诊。
重症肌无力的危害
重症肌无力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就是出现上眼睑下垂,双眼复视,一些患者在刚开始发病时也可能伴随有咽喉肌或四周的肌肉无力,而后这种无力感会进一步积累,影响到更多的骨骼肌,从面部到四肢到最终呼吸肌逐步递增,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症状
1. 上眼睑下垂。这反映出患者一侧或双侧的眼外肌麻痹,可能还会伴随有斜视、复视等问题。重度肌无力患者,其眼球运动会明显受限,甚至伴随有眼球固定等问题。
2. 吞咽困难。当患者重症肌无力传导至面部或咽喉肌时,患者还会伴随有明显的表情淡漠、苦笑面容。当患者连续咀嚼时会出现无力感,饮水出现呛咳。吃东西时往往难以咀嚼下咽。
3. 声音嘶哑。由于面部或咽喉肌受累,患者往往还伴随有发音障碍,说话不清楚等问题,
4. 四肢无力。当四肢肌肉受累后,患者往往感觉到手臂、双腿无力,抬臂、梳头、上楼梯都极为困难,但当医生检查时却会发现四肢部位腱反射不受影响,感觉正常。
5. 呼吸困难。当重症肌无力传导至呼吸肌后,呼吸肌受累就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一旦呼吸肌受累,患者短期内就会出现全身肌肉收缩无力,甚至伴随有肌无力危象。
重症肌无力的诱发原因
重症肌无力,虽然是罕见病,但其症状表现却较为常见,尤其容易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或女性群体中,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非常容易疲劳,不能随意运动,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确定,但基本与以下几大因素有关。1. 长期处于神经紧张或过度疲劳的超负荷状态下。2. 有重症肌无力家族遗传史。遗传因素也是导致重症肌无力,最直接的致病因素,对于家族内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群体,尤其要提高警惕,做好定期体检。3. 病毒感染,目前重症肌无力病症中常见的致病原因就包括感染胸腺慢性病毒,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要尤其注意有意识的增强个人抵抗力。4. 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与护理
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来说,根据其轻重程度,其治疗和康复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对于一些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症状表现往往局限于眼外肌程度较轻。而对于其他类型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则一般会在发病三年后,进一步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对于轻症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平时要注意控制体重,适当的限制日常活动,加强日常管理。对于中度患者则要注意做好家庭护理,例如,当患者出现咀嚼吞咽困难时,应进食软食或半流食,在家庭护理中也要尤其关注患者,避免其出现呛咳或肺部感染。
从预防措施来看,可以通过避免重症肌无力诱因来起到预防效果。 要做好情绪调节。在平时生活中要保持情绪舒缓,避免长期处于激动情绪下。重症肌无力本身是一种慢性病,受情绪因素影响较大,无论是预防还是护理,在平时都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精神过度刺激、大喜大悲等。 做好饮食调节。在平时生活中,需要保证营养,有节制的饮食,多吃蛋白质,少吃高脂甜腻、辛辣刺激类食物。对于一些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平时要少吃寒凉食物,对于一些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由于激素作用容易出现低钾血症,因此在饮食上可以适当的进食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 劳逸结合。在平时要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养成定期锻炼的良好习惯。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可以结合个人体质,选择慢跑、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打羽毛球等形式,但注意增强体质的同时,把握好休息和运动的平衡,不要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