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脑卒中护理
2024-03-13 13:04:09
作者:侯丽平
作者单位:广元市中医医院
急性脑卒中是指突发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或出血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急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也是一种紧急情况,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急性脑卒中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护理不当也有可能会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将给大家科普有关急性脑卒中护理的小常识。

一、急性脑卒中的致病因素

1、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是急性脑卒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它通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当动脉内膜受损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栓,从而阻塞脑血管的血流,导致脑组织缺血。

2、脑出血:脑出血是急性脑卒中的另一种重要致病因素。它通常发生在高血压等血管病变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到机械性压迫和化学性损伤,引起急性脑血管破裂和出血。

3、血管畸形或瘤变:血管畸形和脑瘤也可以是急性脑卒中的原因之一。血管畸形是指血管形态异常,例如:动静脉畸形,它们可能出现异常破裂或导致脑血管受压。而脑瘤是指脑内的肿瘤,它们可能导致血管受压、破裂或引起脑水肿。

4、心脏疾病:某些心脏疾病也与急性脑卒中有关。例如:心房颤动,这是最常见的与脑卒中相关的心脏疾病,它会导致心脏中的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并随血液流入脑部引发脑梗死。

5、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也可能会引起脑卒中,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黏稠度增高等,这可以导致血栓形成或血液流动障碍,从而引起脑卒中。

二、急性脑卒中护理措施

1、急救措施

当出现急性脑卒中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卧床休息,确保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窒息。

2、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昏迷程度、生命体征、瞳孔对光反应等情况,并及时记录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由于急性脑卒中可能导致喉部肌肉松弛或意识丧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因此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或突然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4、保持体温

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可能出现高热或低体温,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体温正常。

5、皮肤护理

长时间卧床,患者易出现压疮、皮肤溃疡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定时翻身、清洁皮肤、按摩肌肉,避免皮肤损伤。

6、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吞咽功能,提供适宜的流食或软食,避免发生误吸风险。还应该给患者补充适量的营养和水分,从而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

7、床边护理

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定期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个人卫生。

8、治疗药物管理

按照医嘱正确给予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脑保护药物等治疗急性脑卒中的药物,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9、康复训练

随着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康复、言语康复、认知康复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9、应激管理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给予心理抚慰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不良情绪。

10、防止并发症

急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1、液体管理

根据患者的体液状态和心功能,合理控制液体入量,避免水肿和其他液体平衡失调。

12、康复评估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温馨提示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细致的进行观察和护理,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关心,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同时患者也应该持有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