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2024-03-13 10:45:02
作者:吕翠玲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有哪几种?

上消化道出血按其病因分为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种。胃食管静脉曲张是因门静脉压力过高而导致的侧支循环静脉扩张、膨大,逐渐加重乃至破裂出现大量出血。相反,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是由于食管和胃十二指肠粘膜下的血管因溃疡和糜烂的损伤导致破裂引起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食管责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和Dieulafoy疡等。依据肉眼观察可分以下三类:

1.慢性隐性失血 无呕血,肉眼不能观察到便血,又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因化验方法证实粪便潜血阳性。长期慢性失血,可出现贫血症状。

2.慢性显性出血 肉眼能观察到鲜红、咖啡色呕吐物或黑色的粪便,临床无循环障碍的表现。

3.急性大重出血 肉眼观察到呕血、黑色粪便、或柏油样便、或暗红色血便伴循环障碍和贫血,可出现低血压和休克症状,常需紧急处理,如延误诊疗常可导致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有哪些?

1. 食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肝硬化等疾病。

2. 胃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胃溃疡或胃炎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3. 十二指肠出血:通常是由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引起的出血。

4. 小肠出血:小肠溃疡、小肠息肉、克隆病、肠系膜血管病变等可以引起小肠出血。

5. 胆道出血: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癌等疾病引起的胆囊出血。

6. 肝胆胰出血:肝肿瘤、肝损伤、胰腺炎等疾病引起的出血。

怀疑上消化道出血需要做哪些基本检查?

就诊时如果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就需要根据患者当时情况,选择性地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检查。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血常规、血细胞压积、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粪常规及隐血试验等,特殊检查一般包括:X线钡剂、胃镜、结肠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胶囊内镜、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核素扫描等。

有哪几类药物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药物有以下几类: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降低门静脉压的药物;口服或胃内灌注止血药;纠正出、凝血机制障碍药物。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需要如何护理?

1.休息与体位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尤其是大量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或平卧位,可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卧床时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保证呼吸道通畅。

2.治疗与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抽血送血型鉴定及配血。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补充血容量(输液、输血)、给予各种止血药物等抢救措施。输液速度开始时宜快,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来调整输液、输血的量和速度,定时观察输液、输血点滴速度,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肿。

3.密切观察病情 每30min或遵医嘱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如出现脉搏细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等,提示机体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应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及性状。准确记录出人量,必要时留置尿管测量每4h尿量。定期复查血红蛋白,监测血尿素氨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

4.心理护理 对出血特别是大量出血患者,可留陪伴,使其有安全感。及时清除血迹,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5.饮食护理 对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禁食。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无明显活动出血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出血停止后可改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

6.健康教育 避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减少自发出血的危险。告知患者戒烟、酒,应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坚硬及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蒜、醋、浓茶、咖啡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及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注意调整生活节奏,勿过度劳累,保持乐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