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时,第一要做的就是将其与外界隔离,以防传染。其次,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要修剪孩子的指甲。另外,可以给孩子口服抗病毒、清热杀菌的药物。最后,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孩子带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手足口病严重时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那么,小儿手足口病是什么?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在家里接受治疗或者是隔离手足口病的时候如何护理?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儿手足口病是什么?
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A组16及肠病毒71型,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手部、足部和臀部起疹子,以及口腔内出现疱疹。手足口病包括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另一种是重症。一般的手和脚只会出现皮疹,不会发烧,也不会咳嗽,一般一周左右就会好,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精神差、嗜睡、反复高热、易惊、肢体抖动等,如果发生脑干脑炎,死亡率很高。另外还会影响到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节奏不规律、呼吸加快或减慢,当患者咳嗽粉红色泡沫样痰时,考虑到神经源性肺水肿,情况比较严重,如果是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会表现为四肢末梢发冷,皮肤发黄等症状。
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般都是由于平时没有注意合理的饮食和卫生护理,或者是间接接触、直接接触等导致的。1. 缺乏正确的饮食及个人卫生:如果长期饮用生水,不注重个人卫生,就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2. 间接接触:流行季节,在人群密集场所。比如医院及托儿所都会暴发手足口病,这类疾病发病率较高,也会比较的快,一些孩子儿童都是这类疾病的高发人群,应该注意不要去人员密集场所,如果与感染者共同使用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物品,都有可能被感染。3. 直接接触:这种病毒具有传染性,如果与被感染人有直接接触,比如握手、拥抱、亲吻等都有可能导致感染。另外,还有可能是医源性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口长疹子,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腹部疼痛等。
在家里接受治疗或者是隔离手足口病时如何护理?
1.健康监测。在孩子在家隔离的这段时间里,父母和监护人要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如果出现持续的高烧,精神萎靡,嗜睡;也有可能是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了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2.家居杀菌。每日对经常接触到的家具,玩具,地板等进行清洗,每个星期用一到两次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被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在清洗完毕后,立即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消毒,待30分钟后,再用清水清洗或清洗。
3.做好检疫工作。居家隔离的时间是在孩子的所有症状消失之后一周左右,这段时间内,孩子要尽可能地减少出门,也不能前往幼儿园等人多的地方,也不能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和玩耍。
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1. 保持手部的清洁,特别是接触口鼻之前,进食或处理食物之前和上完厕所之后;暴露于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在更换尿布或处置受排泄物污染的物体后,应立即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2. 当打喷嚏或咳嗽时,请用手帕或者纸巾捂住口鼻,然后把它包起来,然后扔进有盖子的垃圾桶里。3. 不要和别人分享浴巾或其他私人用品。4. 不要和病人有亲密地接触,例如亲吻,拥抱。5. 对玩具、家具等经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要经常对其(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洗和消毒,清洗完毕后,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消毒,待30分钟后,再用清水清洗。6. 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要用即弃的毛巾或纸巾进行清洁,同时对被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7. 在手足口病疫情中,应尽可能地避免让儿童参与到群体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