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何不同?
2024-03-13 16:15:27
作者:张卫强
作者单位: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中心卫生院药房(西药房)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在临床上都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这两种药物的区别具体在于药物的适应症不同、适用人群不同、副作用不同、剂型的种类不同。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属于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但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它们都是最常用的退烧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和发热,然而临床应用又有明显差别。从退热的效果看,布洛芬大于对乙酰氨基酚。从镇痛的效果,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头痛,布洛芬则对月经痛、腹部绞痛更合适。

布洛芬有消炎的作用,而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消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常规剂量对肝脏影响不大,用量过大时则可能伤害肝脏,而且是不可逆的伤害,布洛芬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肾损伤、心脏病发作和卒中。注意这两个药物不能同时使用,同时应用属于同类药物叠加,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适用人群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的药物使用说明中都有明确指出。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超过3个月的儿童,并且在妊娠期的女性也是可以服用该药来退烧止痛的,安全性较高。而布洛芬可用于大于6个月的儿童以及成人,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性需禁止使用布洛芬,若需用药需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副作用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胃肠的刺激反应较少,对血小板、出血时间、尿酸排泄通常没有影响。而布洛芬则对人体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性较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溃疡出血、胃烧灼感、轻度消化不良、血小板减少、超敏反应、肝毒性、过敏等副作用。

剂型种类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的剂型主要有片剂、缓释片剂、泡腾片剂、颗粒剂、滴剂、口服剂、栓剂,而布洛芬主要有片剂、缓释剂、胶囊剂、颗粒剂、乳膏、悬浊液剂、口服液剂以及栓剂。这两种药物的剂型都较多,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结合医嘱合理选用。

两种药能否联合或交替使用

有研究显示,两种药联合或交替使用在降低体温方面比单用效果要好,但温度下降不足1℃。两种药联合使用并不能改善舒适度,交替用药虽然在舒适度改善方面有差异,但临床意义不明,因此至今仍存在争议。同时,因两种药联合或交替使用方案过于复杂,有可能导致用量错误或混淆给药间隔时间,引发药物过量,甚至中毒。因此,不推荐两种药交替使用,尤其不建议两种药联合使用。

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1.虽然药品名称相同,但不同剂型、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药品可能含量不同,大家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服药错误。

2.大多数儿童腋温超过38.2℃或出现明显不适可使用退热药。

3.2月龄以下儿童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热药。此类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且表现不典型,建议去医院就诊。

4.部分人群在使用退热药的同时会服用感冒药,但大多市售感冒药中均含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需注意服药时间间隔,避免药量过大。

5.使用退热药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正常体温,而是希望能够减轻发烧引起的不适,提高舒适度。因此,服用退热药后体温即使仍很高,也不建议提前使用退热药。两次用药至少间隔4~6小时。频繁用药甚至增加药量等,均可能因用药物过量而出现损伤。以儿童为例,若仅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口唇颜色正常、黏膜湿润、神志清醒、哭声有力、退热后精神状态良好且无其他症状,可以暂时居家观察。

因此这两种药物是不能够同时使用,所以用药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疾病原因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够确保治疗的效果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除了以上常见区别外,还包括适用人群不同、副作用不同、价格不同等区别,在用药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得盲目滥用,若用药后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