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在临床上都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这两种药物的区别具体在于药物的适应症不同、适用人群不同、副作用不同、剂型的种类不同。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属于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但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它们都是最常用的退烧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和发热,然而临床应用又有明显差别。从退热的效果看,布洛芬大于对乙酰氨基酚。从镇痛的效果,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头痛,布洛芬则对月经痛、腹部绞痛更合适。
布洛芬有消炎的作用,而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消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常规剂量对肝脏影响不大,用量过大时则可能伤害肝脏,而且是不可逆的伤害,布洛芬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肾损伤、心脏病发作和卒中。注意这两个药物不能同时使用,同时应用属于同类药物叠加,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适用人群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的药物使用说明中都有明确指出。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超过3个月的儿童,并且在妊娠期的女性也是可以服用该药来退烧止痛的,安全性较高。而布洛芬可用于大于6个月的儿童以及成人,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性需禁止使用布洛芬,若需用药需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副作用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胃肠的刺激反应较少,对血小板、出血时间、尿酸排泄通常没有影响。而布洛芬则对人体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性较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溃疡出血、胃烧灼感、轻度消化不良、血小板减少、超敏反应、肝毒性、过敏等副作用。
剂型种类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的剂型主要有片剂、缓释片剂、泡腾片剂、颗粒剂、滴剂、口服剂、栓剂,而布洛芬主要有片剂、缓释剂、胶囊剂、颗粒剂、乳膏、悬浊液剂、口服液剂以及栓剂。这两种药物的剂型都较多,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结合医嘱合理选用。
两种药能否联合或交替使用
有研究显示,两种药联合或交替使用在降低体温方面比单用效果要好,但温度下降不足1℃。两种药联合使用并不能改善舒适度,交替用药虽然在舒适度改善方面有差异,但临床意义不明,因此至今仍存在争议。同时,因两种药联合或交替使用方案过于复杂,有可能导致用量错误或混淆给药间隔时间,引发药物过量,甚至中毒。因此,不推荐两种药交替使用,尤其不建议两种药联合使用。
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1.虽然药品名称相同,但不同剂型、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药品可能含量不同,大家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服药错误。
2.大多数儿童腋温超过38.2℃或出现明显不适可使用退热药。
3.2月龄以下儿童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热药。此类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且表现不典型,建议去医院就诊。
4.部分人群在使用退热药的同时会服用感冒药,但大多市售感冒药中均含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需注意服药时间间隔,避免药量过大。
5.使用退热药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正常体温,而是希望能够减轻发烧引起的不适,提高舒适度。因此,服用退热药后体温即使仍很高,也不建议提前使用退热药。两次用药至少间隔4~6小时。频繁用药甚至增加药量等,均可能因用药物过量而出现损伤。以儿童为例,若仅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口唇颜色正常、黏膜湿润、神志清醒、哭声有力、退热后精神状态良好且无其他症状,可以暂时居家观察。
因此这两种药物是不能够同时使用,所以用药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疾病原因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够确保治疗的效果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除了以上常见区别外,还包括适用人群不同、副作用不同、价格不同等区别,在用药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得盲目滥用,若用药后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