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妈妈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或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的情况。它属于妊娠期母体糖代谢异常的一种病症,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详细地讲,妊娠期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2妊娠期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一,激素变化。孕妈妈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在中后期阶段,胎盘会分泌出大量激素,如,雌激素和孕酮等。这些激素都具有抗胰岛素的作用,这使得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现象,母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当胰岛素分泌不能满足这种增高的需求时,血糖便会上升,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第二,遗传因素。如果孕妈妈的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尤其是近亲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病,会增加孕妇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不仅如此,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也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易感性。
第三,肥胖和体重增加。孕妈妈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存在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腹部脂肪堆积),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孕期体重增加过快或超出推荐范围也会提高患病可能性。
3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明显症状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都有可能发生。许多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妈妈可能并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尤其在病情早期或血糖轻度升高的情况下,往往在例行产检时通过血糖筛查才发现。而一些孕妈妈会表现出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即,三多一少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但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由于孕妇体重本应逐渐增加,实际中多食不一定伴有体重下降,反而可能表现为体重增长过快。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孕妈妈表现出非典型症状。如:口渴、频尿、疲劳、易饿、皮肤瘙痒(尤其是手足部位)、反复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4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4.1调整饮食
控制饮食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重中之重,以此来保证孕妈妈和其胎儿获得充足营养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孕妈妈要遵循针对性的营养方案,通常情况下,建议孕妈妈在日常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每日分为5—6顿小餐,限制精制糖和高糖水果摄入,增加全谷类、蔬菜和优质蛋白质来源。
4.2适度运动
运动也是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孕妈妈可以根据医生指导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孕妇瑜伽等,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但是要注意一点,便是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引起宫缩的活动。
4.3药物治疗
如果孕妈妈在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的方式下还是不能控制血糖,就需要采取药物治疗这种方式。首选药物通常是胰岛素,因为它不穿过胎盘,对胎儿无害。在妊娠期,一般不推荐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除非胰岛素治疗无效或不适用。胰岛素剂量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4.4分娩计划与管理
医生会根据孕妈妈的血糖控制情况、胎儿大小、胎位、宫颈条件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分娩计划。必要时,可能在预产期前提前诱导分娩。分娩过程中,医生会对血糖进行密切监测,并根据需要调整胰岛素用量。
4.5产后管理
孕妈妈在分娩后,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会自然缓解,但仍有一部分孕妈妈在产后可能持续存在高血糖或未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此需要继续关注血糖变化和生活习惯,并在产后一段时间内复查血糖,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糖尿病筛查。
总而言之,孕妈妈在患妊娠期糖尿病以后不要过度紧张,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并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