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针后的注意事项:
a.观察拔针部位:拔针后,患者应观察拔针部位是否有出血、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b.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增强CT扫描使用的造影剂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因此,患者应在扫描前告知医生过敏史及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增强扫描。在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及起针后,如出现头晕、恶心、皮肤瘙痒及其他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c.保持安静:拔针后半小时内,患者要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血压突然变化或剧烈运动导致针孔部位出血或加重疼痛。
d.保持拔针部位干燥:保持针眼处于干燥、清洁的环境,避免沾水,防止发生感染,避免用力按压伤口部位。
E.注意饮食:拔针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均衡,尽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或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促进拔针部位的愈合。检查后尽量多饮水,使造影剂快速排出。
2.护理建议:
a.安全防护:注射造影剂前应先进行过敏试验,确认患者无过敏反应后再进行注射,并注意控制注射速度和剂量,确保注射安全。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和扫描期间,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b.正确按压拔针部位:拔针后,医护人员会用消毒棉球按压拔针部位,并保持一段时间,以防出血。仔细观察患者起针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c.穿宽松衣物:嘱患者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对拔针部位造成压迫或摩擦,影响伤口的愈合。
d.定期更换敷料:嘱患者遵医嘱,定期更换拔针部位敷料,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患者若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
3.心理关怀与心理支持:
家人和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4.其他:
a.在做增强CT时,身上不能带金属,如项链、耳环等,主要是防止产生金属伪影;另外,做增强CT检查的时候需要空腹4小时以上,这样不仅可以排除食物对胃肠道部位的干扰,使检查结果更加准确,还可以防止在注射造影剂的时候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引起呛咳、误吸等意外的发生。
b.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服用二甲双胍,需停药48小时后再做增强CT,而做完增强CT后,还需持续48小时不用药,即48小时后才能用二甲双胍;
c.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先进行肾功检查,了解当前肾功能水平,以免对肾脏造成损害。对于存在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则不能做增强CT检查;
d.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复查甲功。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比较严重的患者不能做增强CT,否则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危象。
e.高血压和心衰的患者应谨慎选择该检查。
加强CT拔针后的注意事项及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伤口恢复至关重要,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同时护理人员也应注意自身防护,避免感染等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状态,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在做完增强CT以后,患者也需要在诊断室观察半小时,以便观察是否出现任何异常反应。因个人体质及病情程度不同,具体还应遵从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