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惊厥,主要发生于6个月~3岁,5岁以后少见,希望患儿能得到及时、安全、有效、正确的救治。一些错误的操作如给正在发作病人喂水、猛烈摇晃、强制按压抽搐的病人等, 这样不仅会造成误吸、误伤,重者还会造成骨折和窒息等。对家属也带来较大的身心压力,做好呼吸道管理和控制止惊最为关键,并随即做好病因治疗,防止惊厥再次发生或者出现惊厥持续状态,对患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下面我们一同来认识它。
1.引发热性惊厥的原因
· 感染性疾病引起:(热性惊厥)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 颅外感染: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等
· 非感染性疾病引起:(无热惊厥)颅内疾病:原发性癫痫、占位性病变、颅脑损伤畸形、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等;
· 颅外疾病: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阿-斯综合征及脑梗死、高血压脑病、尿毒症等。
2.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
· 单纯型:惊厥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是全身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15分钟,且在24小时内不复发。发病年龄多为6月龄~5岁,表现为全身抽动持续时间小于15分钟单次发作约占热性惊厥的70%~80%左右。
· 复杂型:比单纯性热性惊厥少见,通常是局灶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15分钟,或24小时之内有复发。发病年龄多<6月龄或>5岁,发病前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为>15分钟,或一次热程中发作2次及以上,约占热性惊厥的20%~30%左右。
· 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发作超过 30分钟,或反复发作、发作期间意识未恢复达30分钟及以上。
3.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
院前急救
热性惊厥大多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停止,家长们勿慌张,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期间口腔分泌物增多,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解开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分泌物自动流出,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禁止喂水或食物。
2.散热 降温:适当减少或解开患儿衣服, 增加散热。可用毛巾浸泡水后放在患儿的额部或物理降温。
3.不强制用力,避免损伤:抽搐时家长轻按四肢以防误伤及脱臼。
4.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5.仔细观察患儿神志、面色,肢体抽搐情况,同时拔打急救电话120求助,如若抽搐停止后立即就近就医。
院内急救
· 单纯型热性惊厥多呈短暂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1~3分钟,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跌落或手术,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 复杂型热性惊厥,因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主张积极使用抗惊厥药物及时控制惊厥发作,并密切监护发作后表现,寻找并处理发热和惊厥的原因。
· 如果惊厥时间持续超过5分钟,则需要使用药物止惊,首选地西泮0.3~0.5mg/kg,静脉缓慢推注。
4.热性惊厥的注意事项
·根据季节及气候变化增减衣物,家庭居室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预防感冒。
·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外出时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避免到人群多的地方,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家长和患儿要长牢记并做到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日常注意给患儿加强营养,膳食合理搭配、辅食添加及时以利于增强体质健康成长。
·生活规律,适当户外活动; 坚持必要的体育锻炼可有效提升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
· 遵医嘱开展预防性治疗。
·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对于出现过一次热性惊厥的儿童,爸妈要格外注意,尤其是6岁以下的小朋友,要了解一些急救举措,做好预防措施,以免从单纯热性惊厥发展为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若治疗不当易造成损害, 重者引起脑损 伤 , 特别是对学习记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