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以“儿”为关键词,在“药品名称”和“功能与主治”中进行检索;以“儿”“岁”为关键词,在“用法与用量”中进行检索,共收集236种中成药说明书,其中含毒性药材的儿科专用中成药37种。涉及的毒性药材有朱砂、苦杏仁、半夏等。
朱砂在儿科中成药中使用频率较高,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高热、小儿惊风等,影响儿童健康多是由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引起的蓄积中毒。苦杏仁具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其毒性来自于苦杏仁苷水解,炮制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出现眩晕、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生品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刺激。毒性药材往往经过炮制后,方可入药,以减少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若合理运用含毒性药材成分的中成药,既能够发挥药效,又能够确保儿童健康。
避免超剂量使用。儿童的发病特点和病理机制与成人存在差异,给儿童用药时,不是单纯的降低药量这么简单。给儿童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尽量选择标有儿童用量的儿童用中成药。含有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安全范围小,更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和疗程,剂量计算一定要准确,切勿超过说明书的推荐剂量或服用次数,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用药安全性评估,避免毒性蓄积。
避免重复用药。儿童发病时,家长可能会过于焦急,盲目重复或联合用药。殊不知,不同名称或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可能会含有相同的毒性药材,毒性成分累积,可能会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全面了解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成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联合用药,以免危害儿童健康。
必须辨证用药。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主要特点之一,辨证是有效、安全用药的保证,亦是防止保障儿童健康用药的关键。儿童发病具有起病急且病情变化速度快的特点,再加上儿童调节能力差,故而,掌握毒性药物的性能功效,结合辨证论治,因人、因病、适时用药,方可有的放矢,保证合理用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儿童作为特殊群体,一定要高度重视儿童健康问题。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选择儿童适宜的剂型,不相信夸大虚假宣传,通过正确渠道购买药品。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用药期间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服药期间如病情不见好转,或出现皮疹、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第三批中药骨干人才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