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百日咳的预防与控制知识
2024-03-26 09:36:00
作者:苏桂文
作者单位:桂林市阳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百日咳,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种咳嗽会持续百日的疾病。实际上,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虽然病程可能长达数周或数月,但并非每个患者的咳嗽都会持续百日之久。然而,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可能对儿童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百日咳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带您了解百日咳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帮助您和家人远离这一疾病的困扰。

百日咳的传播与症状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例如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带有百日咳杆菌的微小飞沫会迅速传播到空气中,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此外,百日咳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因此,接触被污染的手、玩具或其他物品后,如果不及时清洁双手,再触摸口、鼻或眼睛,也可能导致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潜伏期和卡他期(即感染初期)的传染性最强,这使得疾病在早期阶段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百日咳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这种咳嗽特点鲜明,咳嗽终末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这是百日咳得名的原因之一。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低热、流涕、流泪等症状。在婴幼儿中,百日咳的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可能引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百日咳的预防策略

1.疫苗接种: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百日咳疫苗。目前,我国已将百日咳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接种服务,家长应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2.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百日咳杆菌的侵袭。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同时,注意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百日咳的控制措施

1.及早诊断与治疗:对于疑似百日咳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通过病原学检测,如细菌培养、PCR等方法,可以确诊百日咳,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隔离患者:确诊百日咳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将病菌传染给他人。隔离至发病之日起40天,或出现痉挛性咳嗽30天,或规范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症状明显缓解者5天后。在此期间,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

3.抗生素治疗:对于百日咳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确保治疗效果。

4.环境消毒:对于患者居住的环境,应定期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可使用含氯消毒剂、酒精等消毒剂对室内物品、地面等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庭环境中,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病菌滋生。经常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新鲜。

2.注意饮食调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保持良好作息: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4.心理支持:百日咳病程较长,患者可能因咳嗽等症状而感到不适和焦虑。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语

百日咳虽然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就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通过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我们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同时,对于疑似百日咳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并遵守隔离措施,防止病菌的传播。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咳声不再延续,共同守护健康与安宁。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