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静脉溶栓10大禁忌症
2024-03-26 10:20:27
作者:王辉
作者单位:邢台市信都区中医院

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与发展,静脉溶栓作为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能帮助恢复血液循环、溶解血栓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相关疾病的风险。虽然静脉溶栓能在一些情况下挽救生命,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患者和医生密切注意。本文将带您具体了解一下有关于静脉溶栓的十大禁忌症,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以及处理相关问题。

什么是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是一种治疗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用于恢复血流,溶解已形成的血栓,降低患血栓相关疾病的几率。静脉溶栓能通过给予溶解血栓的药物,促进血栓的溶解,进一步恢复血管的通畅,防止血栓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静脉溶栓的常用药物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阿替波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链尿激酶等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中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治疗,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溶酶的生成,进一步加快血栓的溶解。

2.尿激酶:其主要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等疾病。尿激酶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尿液中的溶栓酶,能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的生成,溶解血栓。

3.链激酶:主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疾病。链激酶是一种从溶解链球菌中提取的蛋白酶,能与纤溶酶原形成复合物,进一步促进纤溶酶原激活,溶解血栓。

4.重组单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单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中风。其是一种经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单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相似,能够直接有效地激活纤溶酶原,进一步溶解血栓。

静脉溶栓有哪些禁忌?

1.活动性出血:静脉溶栓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出血的几率,因此在出血活动期间不能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尤其是消化道出血以及中风后的脑出血等情况都属于活动性出血,这时候进行溶栓治疗会加重出血并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患有颅内出血病史:患者有颅内出血的病史,尤其是最近发生的出血事件,静脉溶栓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再次出血的几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需要慎重考虑。

3.手术后二十四小时内:术后二十四小时之内不能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此时手术后的组织和血管都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溶栓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

4.中风患者:如果患者最近发生中风,尤其是出血性中风,静脉溶栓可能会增加再次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5.出血原因不明确: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如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需要弄清楚出血原因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

6.严重高血压患者:针对无法控制血压的患者,尤其是在高血压危象的情况下,需要暂时搁置溶栓治疗,以降低血压稳定病情为主,因为静脉溶栓会增加出血风险。

7.近期进行过手术的患者:当患者近期接受过外科手术,尤其是颅内手术,需要谨慎考虑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8.有严重外伤的患者:患者近期有重大外伤,尤其是颅内外伤,需要慎重考虑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免加重出血。

9.妊娠期患者:孕妇不能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因为溶栓药物会穿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出血。

10.有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等,静脉溶栓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血的风险,需要慎重考虑。

小结

静脉溶栓是一种紧急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这种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前,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