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预防血透患者内瘘堵塞记住八点
2024-03-26 10:42:47
作者:罗艳锋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医院   

了解内瘘

内瘘是动静脉内瘘的简称,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常用血管通路,是最安全,应用时间最长,相对并发症最少的血管通路,因此也被称为是肾友们的“生命线”。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动脉血液流入浅表静脉,待静脉动脉化后(4~6周),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血管直径,便于透析中穿刺,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内瘘堵塞的主要原因

造成内瘘堵塞的原因有:血栓、感染、血管狭窄、血管瘤、心力衰竭、肿胀手综合症、窃血综合症、高静脉压等。而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的年发生率最高可达20%,是使得内瘘功能丧失的最主要原因,最终导致透析无法按时正常进行。

1.与治疗操作相关的因素:如反复穿刺造成使血管内膜损伤、穿刺失败与血肿发生。护士的穿刺技巧及经验、造瘘的手术医生、肾友年龄也是引起内瘘栓塞的重要因素;

2.透析后压迫止血不当:穿刺点压迫力度过大、时间过久(>30分钟以上),使得内瘘血管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流阻断引起内瘘血栓形成;说简单点,一句话:但凡是内瘘侧肢体的压迫都有可能出现内瘘血栓形成。

3.药物及透析治疗原因:体重控制不佳,治疗时超滤过多过快导致透析中发生低血压,低血压导致血液流速缓慢,再循环率增高,易出现血栓形成;

4.自身基础条件:如果还患有糖尿病、高钙高磷、血管钙化、高脂血症、微炎症状态、体内高凝状态这几类情况,因为本身疾病的因素,这些肾友则更容易出现血栓形成。

内瘘堵塞的危害

1.血栓形成会占据血管内的空间,导致血管通路狭窄 ,有效血流量不足,不能达到血透要求。

2.如果血栓是堵在了侧支吻合静脉段,则会影响血液回流,导致我们那侧的肢体淤血水肿。

3.栓子的脱落,会导致急性肺栓塞等血管意外事件。

4.血栓形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溶栓、住院开通、流量不好,透析不充分、毒素堆积、整体状态下降等等这些都会给肾友带来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内瘘堵塞的主要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早期一部分肾友可能会觉得局部有疼痛感。

1.用耳朵去听:用听诊器放在瘘口处听不到清楚的血流冲击音或声音减弱。

2.用手去触摸:用手指触摸造瘘口处,感觉不到有力的震颤或震颤减弱。

3.自我不良感觉:低血压症状,内瘘疼痛持续不缓解,止血困难,低血糖发生等。

预防内瘘堵塞的处理

治疗前:

1.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动静脉瘘管手臂的清洁,避免感染,透析前30分钟,可用温水(忌温度过高,以手背触水不感觉烫为宜)湿敷内瘘侧15分钟,并用清水清洁穿刺位置观察內瘘有无红肿、破溃。

2.每日早晨醒后、晚睡前自我检测瘘管,触摸手术伤口上方3~4公分部位是否有震颤的感觉,或用听诊器检查是否有“呼呼”的声音,如有则提示内瘘通畅。

3.居家时应定期监测血压,维持血压的稳定,而且不少患者由于低血压造成内瘘闭塞屡见不鲜。

4.为避免瘘管侧手臂受到压迫,应注意:勿穿紧身衣、小袖口衣服;瘘管侧手臂勿戴手表、手饰,提重物、提袋子;勿将瘘管侧手臂压在头下当枕头;

5.瘘管部位及周围皮肤勿抓痒及碰撞。避免瘘管部位太冷或太热刺激。

6.戒烟戒茶,因因长期饮用茶水和吸烟,茶叶中的蘜楺酸和尼古丁都会使血管弹性变差。

7.注意内瘘侧禁止量血压,注射药物,抽血等有创操作。

8.透析时,配合护士,更换穿刺部位。严格遵守绳梯穿刺,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内瘘手臂活动,切忌大幅度活动或用力过度。

治疗后:

1.护士拔针后,由护士隔棉球按压穿刺口,按压力度以不出现渗血,棉球两端血管可触及搏动为宜,及时调节扎带松紧,切勿自行去开棉球。

2.拔针后用扎带固定不超过30分钟,如无渗血等问题,可暂停按压。

3.暂停按压2小时后,如无出血等问题,可揭松固定棉球用的胶布。

4.拔针2小时后,无渗血,可拆去棉球。

5.拔针4~6小时后无渗血可更换创可贴,更换时切忌用力撕下止血贴。24小时后可以去除创可贴。

6.24小时内,穿刺口不可湿水。

7.若发现穿刺口出血,先不要慌,可采取以下措施:局部压迫止血;抬高造瘘的肢体;必要时瘘口压迫止血。但必须注意不能长时间的压迫,以防止内瘘闭塞。若依旧无法及时止血,需要到医院请医护人员重新包扎。

8.术后功能锻炼: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适合长期锻炼,促进内瘘成熟,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1)指尖运动(术后24小时):①将内瘘侧手指放在支撑物上,模拟弹钢琴动作。②以拇指为中心,其余四指分别对指动作。③手掌直立,向大拇指的方向运动。

(2)腕部运动(术后三天):①手心向下,将前臂置于桌子边缘,手部悬空,逐渐向上抬起,后回落置于桌子平直。②手心向上,向身体方向缓慢抬起。③手心向下,做开门把手动作,直到手心向上

(3)握拳运动(术后七天):自然状态下缓慢握拳,默数四秒,五指张开,默数四秒,每次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

(4)捏握皮球运动(术后2周):缓慢捏紧握力球默数四秒,缓慢放开,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

(5)束臂握拳运动(术后3周):健侧手轻握术肢上臂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松开,握放各四秒,配合握拳运动,双手同步进行重复动作,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