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生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后,除了可能会感觉到关节疼痛以外,还可能出现高热的症状,如果患者感染比较严重,体温上升比较快,一般会在38.5℃以上,并且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还可能导致关节组织发生充血、水肿,从而对关节活动造成干扰,导致活动受限。一旦发生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后,患者不单单要及时接受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以便尽早摆脱疾病的折磨,促进骨关节健康的恢复。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饮食护理
1.营养的摄入要充足:人体健康的维持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来保障。尤其是患了疾病以后,更加需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对于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来说,在日常饮食中,除了要正常的吃些米饭、面食、肉类、蛋类、禽类、动植物油脂以外,还需要吃些蔬菜、海藻、水果以及薯类,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镁、钙、钠、钾等,有助于人体均衡营养的维持,可以促使疾病更快的恢复。
2.健康饮食: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平时的饮食需要以“三低”食物为主,所谓的“三低”指的是脂肪含量、糖分含量以及盐分含量均较低。
3.注意钙的补充: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多数会出现活动不便的情况,导致患者无法到户外晒太阳,长期在室内待着,很容易导致机体缺钙,为此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还需要注意钙质的补充。可以适当的喝些猪骨汤,其不单单可以为机体提供所需的钙质,同时还可以为机体提供铜、镁、磷以及铁元素等。如果患者机体长期处于缺钙的状态,未及时加以纠正,很可能会对患者的血钙自稳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4.忌辛辣: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是机体发生炎症性变化,所以患者在疾病尚未恢复前,不可以吃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否则很容易导致炎症加重,对身体健康的恢复十分不利。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运动护理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在局部炎症消退后,需对患者进行正面的鼓励,促使患者可以积极的做好局部骨关节功能的锻炼。例如:对于膝关节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患者,需积极的锻炼股四头肌,增强其收缩能力,避免患者因为长期卧床休息而发生局部肌肉萎缩的问题。如果运动后患者依然没有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需继续坚持每天做好骨关节的被动与主动活动锻炼,促使发生病变的骨关节可以及早的恢复正常活动度。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心理护理
1.改善患者的痛苦:患者发生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后,可能会有明显的疼痛感。所以,护理人员会耐心的告知患者出现疼痛感的原因,并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痛苦。像为患者播放一些节奏舒缓、欢快的音乐等。
2.缓解患者的焦虑: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患者,病变的关节通常会活动受限,所以可能会导致患者暂时性的失去自理能力。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患者很容易感到焦虑不安。这时家人一定要多与患者交流与沟通,并对患者表示足够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理解与关爱,以此消除患者焦虑的情绪。
3.正确的看待骨关节化脓性感染: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可通过网络平台多了解一些有关该疾病方面的知识,像导致该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该疾病的症状表现、疾病的危害、疾病的治疗以及疾病的护理等。当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便会减少对疾病的恐惧感,这样更加有助于积极、平稳心态的维持。
4.专业心理护理:如果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觉得自己很难应对因为患病而引发的一些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以外,这时患者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讳疾忌医,要积极的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并将自己内心的所有想法都讲述出来,以便心理咨询师可以准确的对自身的不良情绪做出疏导。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一般护理
1.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确保室内每天都有充足的光照,室内的温度与湿度需适宜。并且要勤开窗,保证空气的流动性。干净、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加快疾病的康复。
2.皮肤护理:确保发生骨关节化脓性感染部位的皮肤足够的清洁与干燥,每次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可以过度用力的揉搓感染部位的皮肤。清洗后可以使用毛巾将上方的水轻轻的擦拭干。
3.作息护理:患者在发生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后,要注意在感染期间需要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更加有助于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增强,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对抗疾病。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对症护理
1.发热护理: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一个比较常见临床症状表现就是发热。如果患者发热情况并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处理,也就是将温热的毛巾放在患者额头部位,也可以将柔软的毛巾用温热的水浸湿后擦拭下身体,以此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持续发热,并且温度较高,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相应药物的使用进行降温。
2.化脓护理:如果化脓面积较小,可使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或者碘伏清理和消毒处理局部皮肤,然后使用纱布包扎好。如果化脓面积较大,则需要及早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做出处理。
结语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在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等部位较为多发,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其中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发热护理、化脓护理等,以此促使疾病可以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