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西医如何联手治疗?
2024-03-22 15:21:38
作者:卿红英
作者单位:梧州市蒙山县中医医院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范围内众多女性的生育和健康。此病状表现为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具有异质性、多态性、慢性与终身性、家族聚集性等特点。患者以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肥胖、痤疮、多毛、黑皮棘症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较为复杂,至今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认识及治疗方法,以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西医视角下的多囊卵巢综合症

在西医看来,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涉及多个系统的内分泌失调症。其基本特征包括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多囊卵巢形态。这些特征在育龄期妇女中较为常见,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西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生活方式: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以降低体重和缩小腹围,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睾酮水平,从而恢复排卵及生育功能。

2. 药物治疗:1)口服避孕药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之一,可以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2)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可调节月经并保护子宫内膜,亦可达到恢复排卵效果。3)其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皮质激素、螺内酯等也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相关症状。

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卵巢打孔术、卵巢楔形切除术(不常用)等。

二、中医视角下的多囊卵巢综合症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总是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关。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是重要病理产物,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对患者全身进行调理,改善其内分泌状态。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方法主要包括:

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相应的中药汤剂,如补肾调经汤、苍附导痰丸、膈下逐瘀汤、丹栀逍遥散等。中药治疗旨在滋肾补肾调经、健脾化痰除湿、行气活血、疏肝泻火,以达到调整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缓解症状,促进生育之功效果。

2. 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这些方法可以刺激身体穴位,调和气血,改善内分泌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目的。

三、中西医如何联手

尽管中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认识和治疗有所不同,但两者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的联合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例如,西医的降糖药和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调节体内的代谢平衡。而中医的补肾调经汤、苍附导痰丸等方剂和针灸治疗,可补肾调经,化痰除湿,通络调经,以调节内分泌,通过改善卵巢功能和促进排卵,达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目的。

中西医联合治疗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健康,重拾生育的希望。因此,中西医联手是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四、患者如何选择中西医治疗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西医治疗多采用口服避孕药、降低雄激素的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等,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改善生育功能和减轻多毛症状。中医则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方法,旨在调理身体内环境、平衡气血,从根本上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耐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促进排卵。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中西医的联合治疗和患者的自我管理,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生育和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高。

五、结语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中西医联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西医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口服避孕药、降低雄激素的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等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体征。中医则通过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调理身体内环境,恢复气血平衡,从而提高生育率和生活质量。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信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