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般指老年人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一旦发生这种骨折,很多老年人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乃至走到人生的终点,据报道一年的生存率只有50%左右。髋部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因此被喻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髋部骨折?
随着年龄增长,均伴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骼强度降低,从而使其摔倒后容易骨折;老年人自身肌力下降,肌肉萎缩,无法很好地保护骨关节,摔“屁蹲儿”后往往会造成骨折;同时老人的自主活动能力有所下降,走路不稳,但又不喜麻烦他人,在自己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等问题,往往容易摔倒受伤。
老年人髋部骨折为什么这么可怕?
老年髋部骨折的危害大,据统计其致残率可达50%,1个月和1年后的病死率高达10%和50%。但其“真正元凶”来自是骨折之后所引起的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病人卧床后因呼吸减弱、疼痛等原因不能完成咳嗽咳痰动作,痰液不能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尤其是长期吸烟和伴有基础性肺疾病的患者,这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压疮;患者长期卧出现骶尾部等部位压疮,造成难治性感染。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血流滞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造成下肢肿胀、疼痛,血栓脱落可引起心、脑栓塞,最凶险的肺栓塞,如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猝死。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该咋办?
很多家属认为病人年纪大了手术风险高,都不愿意做手术,但其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手术,使病人早期离床,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特别是麻醉进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许多高龄病人受益于外科治疗而快速恢复。对于股骨颈骨折一般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粗隆间骨折多采用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手术都很成熟,绝大多数老人都可以耐受。术后一周内患者可以部分负重下床活动,避免卧床护理压力及卧床并发症。术后同时需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再次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如何预防?
1.防治骨质疏松关键。定期做骨密度筛查并及早干预。
2.合理的膳食与营养摄入。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并每天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戒烟酒及碳酸饮料;少饮咖啡;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富含异黄酮的食物,如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米、虾皮;豆浆、补充维生素C等;豆类、海藻类、鸡蛋;蔬菜中以绿叶菜、花菜为主;肉禽类与绿叶菜要合理配餐;
3.适当运动。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能力等,减少跌倒风险;适合的运动包括:散步、各种运动操、游泳等。运动量每天半小时左右即可。
4.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
5.预防危险事件:没有跌倒,就没有骨折!雨雪天气应当尽量少出门以避免摔倒,如必须外出,一定要穿防滑鞋;注意生活中细节如在家里的卫生间装上扶手,放置防滑拖鞋、防滑垫等;同时嘱在老人睡醒之后,不要急着下床活动,在床上坐几分钟,让大脑精神清醒后再下床,最重要的是让老年人在心中树立预防跌倒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