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概念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期之前,其糖代谢程度呈现正常的状态。但在妊娠期间,孕妇的糖代谢异常或糖耐量低,该异常状况未达到或超过糖尿病确诊的标准。孕妇在妊娠期间糖代谢异常多与体内分泌的激素引起胰岛素抵抗相关。当孕妇出现的妊娠期糖尿病病症较为明显,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导致孕妇出现高血糖、高血压的情况,不仅会对孕妇自身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还容易导致体内的胎儿增加早产、巨大儿的风险。因此,孕妇在妊娠期间应当要着重注意进行血糖检测,避免出现妊娠期血糖含量过高的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1.定期血糖监测: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中至关重要,孕妇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在特定的时间及间隔内,对自身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血糖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健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受限或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容易波动,因此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
2.饮食管理: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管理,对血糖水平进行平稳的控制,以达到确保母婴健康的目的。首先,孕妇需要注重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在孕早期,热量摄入应与孕前保持一致,以满足基本能量需求。进入孕中期及以后,每周的热量摄入可适量增加3~8%。其次,要注意餐次的分配。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每日分5~6餐,以减轻胰岛负担,从而减少血糖波动的程度。除此之外,营养补充也十分重要。孕妇应每日补充钙剂、叶酸、铁剂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3.运动疗法:在妊娠期,孕妇需要注重适当性地进行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而且,运动还可以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血脂在体内的堆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除此之外,运动疗法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益处。运动可以增强孕妇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顺利分娩。同时,运动还可以缓解孕妇的焦虑和压力,改善心情,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胎儿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4.胰岛素治疗:当孕妇的血糖水平较高时,需要迅速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和酮症,医护人员需要首选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及时采取应急阶段的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可以使用低精蛋白胰岛素和精蛋白锌胰岛素。孕妇在孕早期可能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而随着孕周的增加,胰岛素用量应逐渐增加。随着胎盘排出,体内抗胰岛素物质减少,胰岛素需求明显降低,届时产妇的胰岛素用量逐渐恢复至孕前水平。
5.健康规律的生活和心理调适: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注重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心理调适,这两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孕妇的身心健康和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规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减少血糖波动。孕妇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除此之外,妊娠期糖尿病会给孕妇带来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孕妇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孕妇学校或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减轻负面情绪。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孕期健康问题。孕妇应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成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对母婴健康的潜在影响。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及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