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堵塞和功能性改变,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它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当冠状动脉内膜上的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堆积,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心肌的血流量和供氧,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一般来说,当冠脉狭窄程度达到或超过50%时,可诊断为冠心病。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也可能与风湿性炎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疾病、创伤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冠心病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
因此,对于冠心病,我们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降低其对健康的危害。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2该怎么护理冠心病?
2.1冠心病的饮食护理
很多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习惯都很不健康,成为引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诱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保健,不但可以稳定冠心病病情,还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后期的生活质量。
1.饮食保持低热量
体重过重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因此维持正常体重,选择低热量饮食是很重要的一点。平时吃饭要控制食量,八分饱时就停下来,晚餐的摄入量更是要注意。可以在饭后安排一些适量运动,例如散步等。
2.饮食保持低脂肪
人体内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摄入食物中的脂肪总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日常饮食三餐中脂肪的总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由于动物脂肪能使人体内的血清胆固醇迅速升高,食材中应尽量少摄入动物脂肪,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
3.饮食保持低糖
很多冠心病患者都会注意不吃甜食和喝甜饮料,但是要注意的是,日常饮食中的淀粉也是糖分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主食中的精米、精面。其中含有大量的糖类会引起人体内血甘油三酯的升高,因此每天摄入的糖类总和应低于总热量的50%。
4.饮食保持低蛋白
冠心病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可超过总热量15%,因此应该多摄取含有氨基酸的优质蛋白,例如鱼肉、牛奶和豆制品等。
5.饮食保持低盐
在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会加重人体内的钠潴留,使患者的血压升高。因此冠心病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6.饮食保持高纤维素及高维生素
冠心病患者应每天食用多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补充维生素。为了防止便秘时过于用力,引发心血管疾病,还应多摄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例如玉米、芹菜、木耳等。有效增加粪便胆固醇的排出,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的浓度。
2.2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护理
1.冠心病患者锻炼时关键要掌握合适自己的运动量,运动量过小不能达到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目的,运动量过大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运动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量应逐渐加大,不要一开始即达预定量,也不能无限或突然加大运动量。
2.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有效改善身体的心血管功能,提高心肌抗缺氧的耐力,对整个身体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运动时要注意,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全身冷汗等情况,应马上停止运动。
3.切忌气温寒冷时外出锻炼。冬季和初春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时,人的血管会因外界冷空气的刺激而收缩,血压会有所升高,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则应相对降低,且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气温严寒的时候,则最好不要外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