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CKD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我们罹患了CKD后,专业医生会告诉我们,除了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饮食的管控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进展速度。但是关于CKD患者饮食方面的说法争议不断,我们经常听到患者抱怨: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难道我得了肾病就得去过苦行僧那样的修行生活吗?其实不然,下面我们就CKD患者常见的关于饮食方面的疑问做一下解答。
一、得了肾病不能吃豆吗?
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伴或不伴肾功能障碍,时间≥3个月,国际公认的K/ DOQI指南将CKD分为5期,从1期到5期肾功能逐渐恶化,5期就是尿毒症期,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了。CKD患者应该优质蛋白饮食。什么是优质蛋白?优质蛋白是相对于劣质蛋白而言的,劣质蛋白通常指植物蛋白,我们摄入后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优质蛋白包括肉、蛋、奶和大豆,大豆不是指个头大的豆,是指黄豆、黑豆和青豆,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抗氧化、保护心血管、预防骨质疏松等,也就是说大豆是植物蛋白中唯一的优质蛋白,所以肾病患者不能吃豆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对于CKD4-5期的患者,也就是即将进入透析阶段和已经进入透析阶段的CKD患者,肾功能比较差,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这个时候不建议患者吃成豆,因为豆制品的外皮富含钾、磷,即使是作为优质蛋白的大豆,吃成豆也可能导致血钾、血磷的升高,这时候可以将大豆碾碎,磨成豆腐、豆浆,是可以摄入的,当然要限量,尤其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建议吃。
二、什么叫低蛋白饮食?一直要低蛋白饮食吗?营养不够怎么办?
对于CKD1-4期的患者,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上面已经讲了,那为什么要
低蛋白饮食呢?因为在患者没有进入透析阶段时,一方面,肾脏的排毒能力减退,摄入较多蛋白质会产生很多的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另一方面,肾脏的滤过屏障受损,摄入的蛋白质部分会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屏障随尿排出,无法吸收入血,血浆白蛋白就会降低,越多的蛋白质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受损可能越严重,肾脏负担越重。所以这时患者需要限制蛋白摄入量,比如每天进食鸡蛋不超过两个,肉不超过二两等。出现营养不良怎么办?如果血浆白蛋白偏低,可以口服α-酮酸来补充不足的必需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进入CKD5期,并已经进入透析阶段后,肾脏替代治疗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废物,而且透析过程中可能会丢失血液中的少量蛋白质,所以这个时期我们鼓励患者应该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三、所有肉类都可以吃吗?
前边已经讲过,肉类作为优质蛋白是可以摄入的,其中以白色瘦肉为优先,首选鱼虾类,
次选两条腿的家禽类,如鸡、鸭,最后选择四条腿的牲畜类,如猪牛羊等红色瘦肉。
四、水肿患者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部分CKD患者水肿后发现尿量减少了,想当然地认为“多喝水才能多排尿”,然后为
了增加尿量多喝水,殊不知越喝水水肿越严重。喝水多了只是可能比喝水少的时候尿量多,但是仍然无法全部排出身上的水分,所以水肿的原因是水钠潴留。水肿时我们首先要限制入液量,这样应用利尿剂后出量大于入量我们才有机会消除水肿。其次要低盐饮食,我们摄入钠盐较多时一方面会导致水肿,另一方面会引起口渴,唤起患者的饮水欲,从而引起水钠摄入增加。还有就是,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因为饭店的饭菜一般为了增加口感会添加很多味精、鸡精等调味品,这些东西会增加钠的摄入,还会掩饰咸味,所以我们经常外出就餐后虽然不觉得咸但是仍然特别想喝水。
一旦诊断慢性肾脏病,病程会不可逆性从1期进展到5期,我们想要拨慢病情进展的时钟,就要遵医嘱按时用药,规律复诊,严格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限制水钠摄入量,这样就会最大程度地改善病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