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创伤弧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的可怕之处,其实这种细菌在海洋中很常见,由于它对人体的侵害十分顽强。如果不幸被它感染,在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死亡率相对较高。所以,预防“海洋创伤弧菌”感染非常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该细菌的可怕之处,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一种具有“沉默的海洋杀手”之称生活在海水中的细菌。这种病菌存在于海水动物,如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鱼体内。海洋创伤弧菌病在3—11月为适宜的生长和繁殖期。该病发病迅速,患者多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75%。主要传播方式为食用生食或未处理过的贝类(特别是长牡蛎),可导致严重的蜂窝组织炎和脓毒血症,致死率超过50%。另外一种传染方式是断肢与海水的接触,或者海鲜刺破了皮肤,病菌顺着伤口迅速扩散,引起肌肉炎、肌肉炎、脓毒血症。
二、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后有哪些症状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发热和溃疡。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接触海水或受伤后立即出现。感染的皮肤区域可能会形成脓肿,需要切开引流。
败血症: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后,细菌会进入血液并引起全身性感染,称为败血症。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
急性胃肠炎:部分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人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被污染的海鲜或海水后出现。
其他症状:感染海洋创伤弧菌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如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头痛等。
三、海洋创伤弧菌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创伤弧菌是一种海洋中的细菌,主要引起急性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和败血症等疾病。这种细菌可以在人体的肠道中生长,而人吃了带菌的海鲜或生吃生蚝后就会感染,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如发炎、腹泻和呕吐。
一旦被感染,大多数病人没有症状,但也有个别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如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因此,这类细菌被称为“海洋中的魔鬼”。创伤弧菌感染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通常是在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后6小时内出现局部伤口,包括皮肤溃烂、肢体坏死等。因此,如果患者受伤后没有及时就医,或者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时,应尽快将伤口清洗、消毒处理,并使用抗生素。可以用过氧化氢清洗伤口后,用碘附消毒。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创伤弧菌感染目前无特效的抗菌药物,对症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选择局部清创缝合术、抗菌药物治疗、局部或全身支持疗法等。但是单纯的清创缝合术治疗创伤弧菌感染效果不佳。若感染严重或感染后合并严重败血症,则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四、如何预防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对于该菌感染的预防,除了在处理海产品时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海水外,在食用海鲜时也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生食海产品,烹饪时要煮熟煮透,加工生熟海鲜用具要分开。切生食的刀具和砧板也要注意彻底清洗消毒。另外,在外就餐时如发现患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或者有开放性创伤、皮肤外伤及被海洋生物刺伤的人群,都应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海产品。如果不小心被海产品刺伤,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伤口,也不要直接用嘴去吸伤口处的血液,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有可能将伤口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将伤口用酒精、碘附等消毒处理后,再送医就诊。如果被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一般会有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和感染等症状。所以如果被这种病菌感染,就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若为孕妇或儿童,要小心这种病菌的侵袭,因为孕妇患上创伤弧菌的风险更高。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在下海时,也要小心这种病菌的侵袭,因为皮肤破损会增加感染概率。
总之,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该菌不耐热,烹调海鲜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预防海洋创伤弧菌感染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够科学预防,避免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