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许多儿童不知不觉中“中招”了。但是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会有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流感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比较相似。那么应该怎么区分流感和肺炎支原体肺炎呢?治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指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肺部炎性疾病,可能会累及肺间质、肺泡、支气管、细支气管,甚至心肌组织、脑组织等。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发热、头痛、咽痛、耳痛等。多为中高热,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持续地高热。多伴有剧烈的咳嗽,可能继发大面积的肺组织坏死、胸腔积液、肺栓塞等,甚至引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如果出现了肺栓塞,可表现为咯血、胸痛,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心肌炎、脑炎、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荨麻疹、川崎病等肺外并发症,甚至可能发展为危重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出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该如何治疗?
1.轻症肺炎无需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等。如果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敏感、可疑或确定为肺炎支原体耐药性、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服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舒妥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或服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3.注意休息,并加强能量的摄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必要时可通过氧气吸入来增加血氧的饱和度。
4.对症治疗:高热者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退烧药;咳嗽者可酌情使用镇咳药物治疗;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物,可采用机械排痰辅助治疗。
5.其他:重症患儿和危重症患儿应该增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怀疑或确认为塑形性支气管炎或黏液栓塞者,应该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如果出现中重度胸腔积液,应该尽早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者胸腔穿刺抽液,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什么是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流感病毒感染所引发。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可伴有全身乏力、头痛、寒战/畏寒、食欲减退等症状,还有少数患儿会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胃肠道的症状。但是婴幼儿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症状。儿童得了流感,可能继发为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哮喘、喉炎等呼吸道的疾病,甚至可能继发心肌炎、脑炎、脑病等。
如何识别流感?
如果在流感流行的季节,儿童出现鼻塞、流涕、呕吐、腹泻、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并伴有全身乏力、身体疼痛、头痛等症状,身边也有类似症状的病人,极有可能是感染了流感,应该积极治疗。如果出现高热惊厥、烦躁不安、嗜睡、反应迟钝、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尿量严重减少等,可能为重症流感,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
流感应该如何治疗?
重症流感可能引发多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应该尽早诊断并治疗,最好在48h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这样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一般情况下,可采取抗病毒治疗,包括抗病毒口服液、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玛巴洛沙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其中玛巴洛沙韦建议5岁以上儿童使用;而扎那米韦为吸入剂,建议7岁以上儿童使用;帕拉米韦为静脉滴注用药,以上药物建议根据医嘱使用。如果存在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儿,包括年龄<2岁、有基础病、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等,应该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而导致患儿陷入危险。
结论
流感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区别,如果出现了咳嗽、发热等症状应该加以区别,并针对性治疗,遏制病情的发展,维护患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