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血管疾病的隐匿杀手——高血脂
2024-03-29 15:51:25
作者:钟丽俊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卫生所全科

一般来讲,脂肪过量堆积在人们的肚子、胳膊或腿上时,大概被旁人叫成“发福”。不过大多时候,在我们不能看到的一角,“脂肪在血液中堆积”正在“悄然发生”。世卫组织的调查研究结果示,我国出现高血脂人群超1亿人,中国的发病率逼近发达国家。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现代中国人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起初,医生体检时发现某人的血脂“有点高”,让他们多注意饮食、多运动,但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以为然。直至数年或数十年过后,突然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血脂水平已“超标”。 

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统称。高血脂是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等指标过高而出现的疾病,在现代人上的普遍认知中,多将其归为“血脂异常”。人一旦得上该病,可能产生很多不适情况。它是冠心病,即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发因素,它在心脑血管病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直接的作用。本病发病大多隐匿,病人常无临床症状,故称为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心血管疾病的隐匿杀手——高血脂”,以此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高血脂

体检中,将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等作为血脂的检验指标。它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能量的主要修复材料和来源,也是脏器合成环节的重要催化剂。食物中的脂肪为血脂的主来源,并可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合成而来,稳定的血脂环境自成体系。

通常我们体检时,要判定血脂正常与否,则需结合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异常结果来判定。单一结果指标均有其正常的区间范围,而一旦高于区间,则可考虑为血脂异常。故我们常将高血脂的诊断标准定量为总胆固醇>5.20~6.19mmol/L为边缘升高,≥6.2mmol/L则为升高,血甘油三酯浓度1.7~2.29mmol/L为边缘升高,≥2.3mmol/L则为升高。

高血脂以原发性和继发性定性,前者见于基因缺陷,后者与基础性慢病如糖尿病、肥胖、肝肾疾病等机体代谢紊乱和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相关。

为什么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匿杀手?

心血管疾病涉及类目多,常见于冠脉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先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等。高血脂的发生,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让血液的流动不通畅;优质引发脂质积聚,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因过多脂肪堆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或坏死,从而诱发心脏病,危及生命的结果。

如何从高血脂防治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很多人在身体健康时候大快朵颐,肆无忌惮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从而发生高血脂,随着病况加重甚至可累及心血管。

1.高血脂的防治:(1)减重:肥胖人群测定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情况可明显改善。(2)运动锻炼:体育运动对增强心肺功能、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效果突出。(3)保持积极的生活习惯:在冠心病防治人群中,戒烟≥1年,高密度胆固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可上升至不吸烟者,有效率≥50%。(4)他汀类和贝特类等降脂药物治疗:用药后,能针对性降低病人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因子)水平。

2.高血脂与预防心血管疾病:(1)要合理膳食:低脂、低糖、高纤维及其低胆固醇饮食。(2)生活方式要科学:戒烟酒,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3)定期体检:针对心血管高发人群,每年建议检查血脂。高血脂病人的日常饮食中,营养素摄入要适量,少油、少盐,低胆固醇饮食,比如肉类挑选建议瘦肉、海参、鱼肉和虾肉等,少食或不食动物内脏、鱼子、蟹黄、虾黄、肥肉等,每周食用蛋黄不超过3个,每天进食蔬菜500克,新鲜水果200克,食盐5克,烹饪油选择尽量使用植物油,减少动物油和热带油摄入。运动项目上,要以慢跑、游泳等为主项目。制定有效的降脂计划、饭前饭后散步、走跑锻炼、合理饮水。开展运动锻炼以改善血脂状况。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