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正常生活。通过及早的治疗和科学的康复治疗,部分轻症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重症患者也能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中医治疗脑中风的方法多样,综合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使用多种方法相互配合治疗,中医在助力脑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
针灸治疗助力脑中风患者的康复
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可以应用于助力脑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在患者入院后,病情稳定时即可开始进行针灸治疗。一般情况下,缺血型脑中风在发病后2天可以开始针灸治疗,出血性脑中风在发病7天后可以开始进行针灸治疗。在患者康复早期,使用针灸参与治疗可以加快恢复过程,为康复中后期的功能恢复打下良好基础。对于早期的偏瘫患者,针灸时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主要目的。在恢复的中后期,针灸治疗以缓解患者痉挛情况、协调阴阳平和、通络为主要目的。治疗通常需要多个疗程,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初期治疗效果显著,而长期疗效却效果不佳的现象,这是因为长期对同一穴位进行刺激导致穴位对刺激敏感程度降低,更换穴位即可。
中药治疗助力脑中风患者的康复
对于康复中后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辅助中药进行康复治疗。老年人群作为脑中风的高发人群,因为气血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衰败,气虚而无力推动血行,血流缓慢导致瘀堵,进而导致脑中风的发生。中医在治疗时应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多选取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具有较好作用。中医在使用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再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患者切忌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下擅自服用药物。
3.按摩推拿助力脑中风患者的康复
推拿按摩对于促进脑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预防肌肉和关节痉挛具有显著效果。在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配合患者肢体功能训练,通过对穴位按摩、推拿患肢辅助康复治疗,促进疾病恢复。较为常用的上肢穴位包含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穴等,常用的下肢穴位为足三里、风市、绝骨穴等,对穴位使用揉、拍等手法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与手法,确保患者安全。
中医对脑中风患者的饮食指导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风、火、痰、瘀等有关,患者的饮食应注意减少食用易生热、生痰的食物。脑中风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尤其急性期的患者应以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恢复中后时期适当增加一些滋补的食物。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更为适合的食物,如存在口苦、烦躁、小便色黄、大便干燥等症状的患者,可以多食绿豆、芹菜、冬瓜、梨等清淡甘寒的食物,避免进食羊肉、狗肉、大蒜等食物。存在大量出汗、大便不成形等症状的患者,更适合食用白菜、赤小豆、黄芪粥、莲子粥等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
中医对脑中风患者的锻炼指导
在患者康复早期,需要由医护人员和家属为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随着病情好转患者可进行一些主动抬腿、屈伸肢体的锻炼。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太极拳等进行锻炼,太极拳有助于活动关节、增强患者肌肉力量,对患者的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具有积极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脑中风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疾病发生后,患者除了及时就医诊治外,还应重视康复治疗。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针灸、中药、饮食指导等多种方法助力脑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程度,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有助于患者生活自理、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