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输液港的工作原理与优势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由一个中心静脉导管和一个注射座组成。导管一端植入心脏附近的大血管内,另一端与注射座相连。药物通过注射针头注入注射座,再经由导管流入血液,实现药物的输注。输液港的植入过程通常在手术室中进行,创伤小、恢复快。植入后,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只需定期到医疗机构维护即可。输液港相较于传统输液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穿刺次数:由于输液港的导管直接植入心脏附近的大血管内,药物可以直接输注到中心静脉,无需经过外周静脉。这大大减少了穿刺外周静脉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便。
2.降低感染风险:传统输液方式需要反复穿刺外周静脉,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而输液港植入体内后,外界与血管的接触机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3.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输液港的使用寿命长,患者不再需要频繁穿刺和更换器材,可以更加自由地活动和生活。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方便快捷:使用输液港进行输液治疗时,患者可以随时接受药物治疗,无需等待穿刺操作完成。此外,输液港的导管可以留置多年,减少了频繁更换器材的时间和费用。
5.降低医疗成本:由于输液港的使用寿命长,减少了频繁更换器材的费用和医院的维护成本。同时,由于降低了感染风险,也减少了相关的医疗费用。
6.精确给药:输液港的导管直接植入心脏附近的大血管内,药物可以直接输注到中心静脉,避免了药物在静脉中的稀释和扩散,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7.易于护理:输液港植入后,患者可以正常洗澡、游泳等日常活动,无需特别护理导管部位。只需定期到医院进行维护即可。
二、输液港的适应症与植入过程
输液港适用于需要长期或定期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
1.肿瘤化疗患者:对于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输液港可以减轻因频繁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2.肠外营养患者:无法正常进食或通过消化道吸收营养的患者,需要通过肠外营养输注营养物质,输液港为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输注途径。
3.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衰竭患者等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情况,输液港可以方便地输注药物和营养物质。
4.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对于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输液港可以提供一种可靠的给药途径,避免频繁穿刺外周静脉和长时间留置导管。
5.特殊病情患者:对于一些特殊病情的患者,如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输液港可以提供一种可靠的输注途径,避免因频繁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和感染风险。
6.植入输液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健康及血管条件。手术通常在手术室麻醉下进行,切开皮肤,将导管植入大血管至心脏附近,固定注射座于皮下并缝合。完成后,医生测试调整确保正常工作。
三、输液港植入的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
2.拟穿刺部位存在感染、肿瘤(包括巨大甲状腺肿)、淋巴结肿或接受放疗。
3.拟置管部位(疑)血栓形成或接受过血管手术。
4.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5.严重的心肺疾患。
6.菌血症或败血症,可疑过敏等。
四、输液港的维护与注意事项
输液港植入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与维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输液港的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无损伤针可连续使用7天,长期输液时每7天更换一次。治疗间歇期4周一次,可有效预防导管堵塞。
2.保持清洁:保持植入部位周围的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可能导致输液港移位或损坏的剧烈运动。留置针头后,不得进行大幅度剧烈运动及外出,比如过度扩胸运动,打球、举重、游泳,拎重物(≥5公斤)等。
4.异常情况处理:如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避免自行操作:不要自行调整或处理输液港,以免造成损伤或感染。
6.遵循医生建议:如有任何关于输液港的问题或疑虑,及时咨询医生。
五、结论与建议
输液港是创新医疗技术,为需长期或定期输液的患者带来便利。合理使用和维护能减轻痛苦、降低感染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植入和使用,定期维护检查,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有需要者可考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