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大多数的肺癌患者来说,手术是有效且常用的治疗手段。所以,在选择合适术式的同时,怎样保证术中护理质量是很多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现在就给您说说肺癌的常见手术方式及手术室护理都有哪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的肺癌手术类型及护理注意事项
1.胸腔镜手术:此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不留疤痕、疼痛程度轻,术后康复迅速、减轻术后肺功能障碍,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护理人员在术中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等进行严密的监护,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在此过程中还会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2.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减少术后远处转移和复发的治疗手段,重点是清扫纵隔内淋巴结,是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一项关键环节。这种术式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好术后的精心护理,如果护理不当,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3.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是指将患者单侧或双侧肺组织完全切除,从而彻底治愈疾病。与传统的手术方式比较,该手术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在护理方面:(1)因为大部分的肺癌患者都害怕做手术,因此护理人员首先会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消除和缓解恐惧心理,并告诉他们术后的预后情况及治疗方法的目的、流程,帮助患者建立克服疾病的自信心。(2)饮食护理:因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故手术24h之内宜进食流食。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要小心防止因食物反流、误吸而引起的窒息;对于非全麻手术的患者,为了加快胃肠功能的康复,应在术后6h之内进食。
4.肺移植术: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因患者需长时间服用药物而无法耐受手术。所以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手术方法。在术前,护理人员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交流,使其了解手术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还要帮助患者家属明确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发症以及应对措施。
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流程
在手术室护理期间,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协助手术医生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情况,并将患者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告知医生并记录,由医生来决定是停止手术还是采取其它处理措施。在即将开始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先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因为手术时间较长,所以要把室内温度调整到22~25℃,同时还会根据手术室温度做好四肢保暖工作,避免出现患者有低体温的情况。为保证患者体温始终维持在37℃左右,护理人员会将输入液体放在恒温箱中进行加温,以防止术中因输液操作引起的体温下降,同时还会使用输血保温装置防止输入的血液温度太低。通常情况下,手术内的温度都比较低,为避免患者出现感冒等并发症,在不影响手术进行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也会为患者提供保温毛毯或恒温水箱。此外,手术期间,护理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情况,如果有大量的痰液或异物蓄积在呼吸道内,应及时清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手术操作完成后,护理人员会在协助者的帮助下,将患者送往复苏室内,与病房内其他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复苏室是为了保证患者可以顺利从麻醉中苏醒,从而达到恢复清醒状态的目的。为防止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护理人员会严格遵医嘱,及时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对症用药,使用合理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干预,术后三日内还会叮嘱和指导患者做好术后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