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有病人在接受了胸部手术之后,往往会由于术后伤口部位的疼痛等,不敢进行咳嗽或者深呼吸,并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还会容易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例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若是没有积极的进行肺功能的训练,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并且不利于疾病的尽快康复。为本文将对术后的肺功能训练方式进行介绍。
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肺功能训练方式,主要是通过病人缩唇之后形成的微阻力,将呼吸的时间进行延长,从而能提升支气管中的压力,避免由于吸气时,细小气道出现过早的闭陷,更有助于与将肺泡中的气体排出体外。
1.方法:需要病人闭嘴用鼻子吸气2~3s,之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一样的嘴型,缓慢的进行4~6s的呼气,力度则是需要气流能够15~20cm处的蜡烛火焰吹动但是不至于熄灭蜡烛。
2.要点:需要病人能保证端坐位,之后用双手扶住膝盖。在吸气时,需要将气体从鼻子进入,这样能够让肺部的空气能够经过鼻腔粘膜的过滤、吸附、加温、湿润作用之后,能够降低对于呼吸道以及咽喉部位产生的刺激。每次吸气之后可以稍停片刻之后再将气体吐出。呼气的过程中,需要将气体徐徐的吐出,保证每次吸气与呼气时间为1:2或1:3,再用鼻子轻轻地吸气。呼吸的时间可以长一些,这样能够呼出更多气体。每天保证能够练习4次左右,每次坚持练习20min。
腹式呼吸
也被称之为膈肌呼吸,指的是在呼吸时尽量保证胸部不动,在吸气时能够用鼻子进行深吸气,尽量将腹部隆起,呼气时尽量配合缩唇的方式进行呼气,将腹部尽量的回缩,更有助于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有助于与改善病人的换气功能。
在进行腹式呼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呼吸需要深长并且缓慢;用嘴巴呼气、用鼻子吸气;每次呼气以及吸气的时间尽量维持在15s左右,深吸气时将肚子能够隆起,保持3~5s,并屏住呼吸1s,缓慢的呼气的同时回收肚子,保持3~5s,屏住呼吸1s;每次练习尽量坚持15min左右,每天练习2次。
有效咳嗽与咳痰
1.需要病人能够保持半坐卧位或者坐位,屈膝将上身前倾,进行慢而深的5~6次腹式呼吸。
2.深吸气,直至膈肌能够完全下降之后,屏住呼吸保持3~5s。
3.缩唇,将肺部的气体能够缓慢的吐出,在深吸气,屏住呼吸3~5s。
4.在咳嗽时能将腹肌收缩,再用手将上腹部按压住,若是存在伤口的情况下,这样按压能有效地降低咳嗽产生的疼痛感。
5.若是痰液相对粘稠,则需要通过雾化的形式将痰液充分的稀释,并且在恢复的期间注意多喝水。
吹气球
深吸一口气之后慢慢的将气体吹进气球中,直至吹不动,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吐气过快,也不必刻意的追求将气球吹大,只需要尽量的将体内的气体吐出即可,每天训练6次左右。
呼吸功能锻炼器(三球仪)
呼吸功能锻炼器主要是由吹嘴、1个600ml小球、1个900ml小球、1个1200ml小球、密闭式的仪器组成,需要病人向吹嘴中吹入气体,保证每个小球能够上浮到不同的高度。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将训练仪的吹嘴含在口中,将仪器设置为吸气模式,之后深吸气将小球抬高;将仪器设置为呼吸模式之后用力的呼气将小球上升;每次训练10min左右,每天训练3次。
手术后通过一些简单的肺功能训练,不仅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还能排出呼吸道中的各种分泌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肺复张,更有助于促进术后的早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能让人们对于肺功能训练的方式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