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耐药性挑战
2024-04-02 10:27:05
作者:张淑梅
作者单位: 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镇卫生院

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武器,自其问世以来,极大地推动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进展,挽救了无数生命。它们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有效地控制了各类感染疾病的蔓延。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一个严峻的问题逐渐浮现——耐药性。

耐药性简介

耐药性,即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抵抗能力,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失效。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削弱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更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难度,甚至导致一些原本可治的疾病变得无药可医。耐药性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主要原因之一。

抗生素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1.抗生素的基本概念:抗生素,又称为抗菌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能抑制或杀灭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从而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在中国,老百姓常常把抗生素习惯地理解为“消炎药”,但事实上,抗生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消炎药,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而产生抗菌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抗生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保护,菌体膨胀裂解,从而杀死细菌。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就是典型的代表。(2)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某些抗生素能够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菌内的有用物质外渗,导致细菌死亡。例如,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就是通过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3)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是细菌生长代谢的基础,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菌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生素能够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功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就是针对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4)抑制细菌核酸复制和转录:核酸的合成和转录是细菌生长的基础,抗生素能干扰细菌的DNA、RNA的合成和转录,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喹诺酮类药物就是针对细菌DNA复制转录进行抑制的典型抗生素。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及影响

1.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1)无指征用药:这是指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例如,对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或发烧,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部分患者或医生可能会出于误解或担忧而选择使用。(2)频繁更换抗生素:有些患者在治疗初期因效果不明显而频繁更换抗生素品种,这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增加耐药性的风险。(3)过度依赖昂贵或新型抗生素:部分患者或医生可能认为,价格昂贵或新型的抗生素效果会更好,从而忽视了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4)忽视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因年龄、性别、体质、疾病状态等因素,对抗生素的反应和耐受性可能有所不同。忽视这些个体差异,可能导致用药不当或产生不良反应。(5)联合用药不当:有时为了增强疗效或控制多种病原体,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但如果联合用药不当,不仅可能降低疗效,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影响:(1)药物毒副作用: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进而产生毒性作用,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等。(2)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抗生素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或死亡。(3)二重感染: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体内的菌群平衡,使原本被抑制的细菌或真菌过度生长,引发新的感染。(4)耐药性:长期滥用抗生素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失效,增加治疗难度和成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