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痘痘”的那些事
2024-04-03 15:29:23
作者:陈瑞明
作者单位: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痘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词汇,它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其实,我们常说的“痘痘”在医学上被称为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文将带大家深入了解痤疮的相关知识,包括症状、成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皮肤问题。

痤疮的症状

痤疮的主要症状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粉刺是痤疮的初级表现,分为开放性粉刺(黑头)和闭合性粉刺(白头)。丘疹是粉刺进一步发展形成的炎症性小丘疹,呈红色,部分可伴有疼痛感。脓疱是丘疹继续发展所形成,内含脓液。结节和囊肿则是更为严重的痤疮表现,可能留下疤痕。

痤疮的成因

1.皮脂腺分泌旺盛:青春期时,人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过多的皮脂堵塞毛孔,为痤疮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2.毛囊口角化异常:毛囊口的角化过度导致毛囊口堵塞,使皮脂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痤疮。

3.痤疮杆菌感染:痤疮杆菌在堵塞的毛囊内大量繁殖,产生炎症物质,导致毛囊发炎,形成痤疮。

4.遗传因素:痤疮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痤疮。

5.饮食和生活习惯:高糖、高脂、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痤疮病情。此外,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痤疮的发病。

痤疮的治疗

1.外用药物:轻度痤疮患者可选择外用药物治疗,如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减少皮脂分泌,促进痘痘消退。

2.内服药物:对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可能需要内服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内服药物包括抗生素、异维A酸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痤疮杆菌的生长,减少皮脂分泌,从而改善病情。但需注意,内服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光动力疗法、红蓝光照射等,对于中重度痤疮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杀灭痤疮杆菌、减轻炎症等方式改善病情。

4.化学剥脱:对于部分痤疮患者,化学剥脱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含有果酸、水杨酸等成分的化学剥脱剂,可以帮助去除皮肤表面的老化角质层,促进痘痘消退。

痤疮的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皮肤,去除多余的油脂和污垢,避免毛孔堵塞。

2.注意饮食调整: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快,减轻精神压力。

4.慎用化妆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产品。化妆后要及时卸妆,避免化妆品残留导致毛孔堵塞。

痤疮的误区与正确认识

1.误区:挤压痘痘可以使其快速消退。正确认识:挤压痘痘不仅不能使其快速消退,反而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病情,甚至留下疤痕。因此,切忌随意挤压痘痘。

2.误区:痤疮只是青春期的问题,过了青春期就会自然好转。正确认识:虽然痤疮好发于青春期,但并非只有青春期才会发病。成年人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患上痤疮。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重视痤疮的防治。

3.误区:使用多种祛痘产品可以快速消除痘痘。正确认识:使用多种祛痘产品可能导致皮肤受到过度刺激,反而加重痘痘病情。在选择祛痘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肤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产品,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误区:痤疮无法根治,只能任其发展。正确认识:痤疮虽然易反复发作,但并非无法根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多数痤疮患者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减轻病情。

总之,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并非不可治愈。通过了解痤疮的症状、成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皮肤问题。同时,避免陷入误区,树立正确认识,也是防治痤疮的关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