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吃药的时间会跟药物的种类密切相关,对于普通类药物,在服药时间上并无特殊要求,饭前饭、后均可。但是一些特殊药物可能会对服药时间有限制,为了发挥出药物的最佳疗效需要,谨遵医嘱,按规定时间用药,例如,对于促进胃动力、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一般需要在饭前15分钟到一小时服用。对于一些促进消化、维生素类、利胆类药物可以随餐服用。对于罗红霉素等抗生素,则要在饭后30分钟服用。驱虫药,泻药等,需要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两小时,在空腹状态下服用
二、有没有正确的服药姿势
大部分的口服药物需要坐着或站着吃,这能让药物快速通过食管到达胃肠道,也能避免药物粘附在食管上,进而对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对于一些特殊药物,例如,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例如,阿仑膦酸钠,最好服用时站着吃,并且在服药后保持上升直立,至少30分钟不能平躺。在口服硝酸甘油时不能直接吞下,要在舌下含服,可以保持半卧位。
三、如何送服药物
在服用药物时,需要用温水送服,不能用茶、饮料或者咖啡等送服。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禁止饮酒。一般用温水送服药物时,温水量保持在100~200毫升左右,足够的水能够促进药物,尽快进入胃肠道帮助吸收,也能避免药物停滞在食管部位损伤食管黏膜。在服用一些特殊药物时,需要注意,当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时,服药后一个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否则会造成药物被稀释,难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足够保护膜。对于糖浆类药物,在服用后也不建议多喝水,因为糖浆类药物需要粘附在咽喉部位来,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
三、特殊剂型的药物服用方式
1.嚼服。具体操作是将药物直接嚼碎而后用水吞下,这种要求的药物,大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2.吞服。这是最常见的药物服用方式,片剂、胶囊等大多可以用温开水直接吞服,这能保持药物的完整性,也能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能够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使药物发挥疗效。
3.冲服。对于一些颗粒或者散剂,需要配合温水冲服,在冲泡时要保证药物浓度足够,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含服。一些药物并不需要嚼碎或吞咽,而是要将其含在口腔中等待自然融化,例如,西瓜霜含片,喷剂等
5.舌下含服。常见的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需要将药物放在舌下融化使其发挥作用
四、关于缓释片的使用
缓释片是一种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的释放药物的片剂,缓释片能够适当的延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起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效果。即减少了患者服药次数,又能使患者的血药浓度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服用缓释片时,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骨架型,膜控型,微囊型。除微囊型缓释片可以掰开,服用外其他任何类型的缓释片都不建议掰开或嚼服,否则容易破坏制剂的结构,使得缓释片的缓释作用被削弱甚至消失。此外,缓释片试剂中的含药量一般要大于普通药物,如果掰开服用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药物中毒,除一些特殊注明可以掰开的缓释制剂外,其他缓释片或者控释片,都不建议掰开服用。
五、医生开了一个疗程的药,但我服用三天后就已经见效了,那么可以停药吗?
不可以,一些药物在血液浓度高时能够起到意识减轻减弱疾病中不适症状的效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根治病因。如果患者没有遵照医嘱服药,“见好就收”,停止用药。那么容易使病情反复,后续的治疗也会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