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带您了解妇科微创手术
2024-04-03 08:47:13
作者:吴子珍 
作者单位: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手术室

子宫、卵巢是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孕育下一代及分泌雌性激素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但是当生殖器官生病时,却常给女性带来莫大的困扰。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治愈率高等优点的微创手术发展迅速。宫腔镜和腹腔镜作为微创手术的代表,在妇科领域被广泛应用,涉及多个病种和手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

什么是妇科微创手术?

妇科微创手术是依赖于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操作以及妇科阴式手术的方式进行,而传统妇科手术是在下腹部,开腹行横或纵切口。随着目前妇科手术技术的全方位提升和微创手术新型器械的应用,妇科微创时代已经来临。

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医生只在病人的腹壁打3~4个直径0.5~1厘米的小孔,其中一个放入镜子,镜子通过微型摄像机连接到视频显示器上,使得病人腹腔内的病灶一目了然的出现在显示屏上,其他的几个腹壁小孔可放入剪刀、钳子等手术器械,手术医生看着屏幕进行手术。

腹腔镜手术镜子具有放大功能,使手术视野更清晰,手术操作甚至比开腹手术更精细。医生通过屏幕对病变组织进行钳夹、切割、缝合等,运用电刀、超声刀、激光、微波等先进技术,使手术更趋于完善。肿块切除后放入塑料袋内切碎取出,或者从阴道内直接取出。

微创手术的特点

1.多角度“视察”,效果直观。腹腔镜可以在不牵动腹腔脏器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检查,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很深的位置,达到直观检查的效果,可以较好地避免漏诊及误诊。

2.恢复快。腔镜手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内环境受到的干扰很小,患者受到的创伤远远小于开腹手术,术后很快恢复健康,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3.住院时间短。手术由专业医师操作,短时间即可完成治疗,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术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术后可早期下床,睡眠姿势相对随意,大大减轻了家属陪伴护理的强度。

4.腹部美容效果好。传统手术疤呈长线状,影响外观,腔镜手术不留疤痕,特别适合女性美容需要。

5.盆腔粘连少。微创技术,无需开刀,手术对盆腔干扰少,没有纱布和手对组织的接触,很少缝线或无须缝线。手术中充分冲洗盆腔,因此腔镜手术后患者盆腔粘连远远少于开腹手术。

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有何优势?

除了以上提到的创伤小、术后恢复轻松、痛苦少和较为美观等特点,与传统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还有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1.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脏器扰乱小,避免了空气和空气中尘埃细菌对腹腔的刺激和污染。术中以电切电凝操作为主,对血管先凝后断,止血彻底,出血少,手术结束前冲洗彻底,保持腹腔清洁。因而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可较早进食,又大大减少了术后发生肠粘连的几率。2.一般采用全麻,各项监护完备,安全性大为增加。另外,戳孔感染远比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少。3.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响运动功能,不会因为腹壁神经切断引起相应皮肤麻木。

微创手术后的护理护理

1.饮食的护理: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病人术后六小时就可以进食流食如无糖的藕粉、小米粥、热水等,病人排气后就可正常进食,首先以软烂饮食为主,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2.尿管的护理:一般术后六小时或次日晨就可以遵从医嘱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病人应适当饮用热水尽早排尿,顺利排尿后也要勤喝水勤排尿防止发生尿路感染。

3.伤口护理:做腔镜手术的患者住院的天数一般很短,因此,在回家之后,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现象,防止感染发生。一般不需拆线,需要拆线的情况可在术后3~7天拆线。

4.日常活动:术后尽早活动,防止肠粘连及静脉血栓形成。手术一周后即可去掉腹部敷料,可淋浴,并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在手术后二周应可恢复往日的正常的作息。可以适当活动,但禁止大运动量活动。

5.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勤更换内裤保证外阴部清洁,没有医嘱的特别指示,术后任何情况都不应冲洗阴道。腔镜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后3个月内严禁性生活。其他情况术后1个月可恢复性生活。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