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泌尿系结石的常见误区
2024-04-03 08:55:06
作者:甘川
作者单位:邻水县九龙镇中心卫生院

关于泌尿系结石,其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但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结石,一旦患上该疾病,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肾绞痛等问题,甚至可能对患者的肾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说,在面对泌尿系结石时,一定不要等到疼痛难忍了才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走出下述几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补钙会导致泌尿系结石更加严重

相关医学研究人员在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后发现,这一观念并不正确,泌尿系结石患者不仅不能限制钙的摄入量,还应该补钙,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病情发作的几率。补钙充分的女性朋友做过调查,经调查结果显示,补钙不充分的女性朋友患上泌尿系结石的概率要比补钙充分的女性朋友患病几率大。

由此可见,补钙并不会导致泌尿系结石更加严重!同时,据相关医学研究人员研究分析表明,患者之所以会患有泌尿系结石疾病,并不是因为其补充钙质太多,而是因为在患者机体中的钙代谢出现了问题,导致钙被迫“乱搬家”。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机体内的骨钙会降低,但是血钙以及软组织中的钙却开始变多,进而诱发了结石、高血压等问题。如果患者长期补充钙,就可以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进而使得机体内的血钙更加稳定,以此促使血液以及软组织中的钙含量降低,最终实现降低结石出现几率的目标。

误区二:如果没有症状则可不进行治疗

对于患者结石疾病的患者而言,及时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也需要引起注意,因为泌尿系结石会一直潜伏在患者的肾脏中,长此以往得不到处理就可能引起泌尿系感染,甚至可能因与肾黏膜摩擦而出现血尿症状。同时,结石也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梗阻,引发肾积水,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完全丧失。另外,有相关临床研究曾证实,在结石的长期刺激下,还会增加患者患上肾脏肿瘤的几率。

误区三:体外震波碎石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

有些人却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体外震波碎石不会对结石患者造成影响,所以会要求一直采用该种方式治疗结石。要知道,只要进行体外震波碎石,必然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只不过是影响程度不同,一般在进行2~3次后还没有好转,就不可在使用该种方式了。另外,对于以下几类人群,更不能使用该种方法:有尿路梗阻的患者;存在无法治愈的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误区四:所有结石都可以溶排

对于超过5mm的结石而言,该种方式很难实现治疗效果。另外,所谓的溶排,也不过是通过药物促进患者排尿,将小一些的结石排出来,并不是广告上所说将结石溶解了。通常情况下,在连续使用药物治疗1~2个月后,仍不见有好转,那么就需要换其他方式进行治疗了,避免因长期服药而导致肾脏功能出现问题。

误区五:维生素C的大量摄取会增加患结石的几率

我们正常人机体每天摄入维生素的量在100~1000mg之间,补充适当的维生素C会提升我们的免疫力,只要不超过1000mg是不会增加结石形成的,而且每天正常食用的食物加起来也很难超出1000mg,并不需要过度担心。

误区六:所有结石都能通过体外震碎方式治疗

在上述第三点的时候,就已经讲述了哪些患者不能用体外震波碎石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这里再次进行明确,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治疗的结石只是大于5mm,普通的结石;对于小于5mm的结石,可以不用采用该种方式直接排出;对于一些特殊成分的结石,在碎石机上是没有显影的,也不能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治疗;对于超过1cm输尿管结石,以及超出2cm的肾结石,最好也不要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是因为采用该种方式容易导致结石在被击碎后形成“石阶”,进而导致患者的肾脏及输尿管发生阻塞,不仅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因此,在对泌尿系结石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