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2024-04-03 09:17:27
作者:刘伟辉
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

什么是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

CINV是由化疗药物引起或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心和呕吐。CINV可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1.急性CINV: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小时内,一般给药后5~6小时到达高峰,但多在24小时内缓解。2.延迟性CINV: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小时之后,用药后48~72小时达到最高峰,可持续6~7天。3.预期性CINV:指患者在前一次化疗时曾经历了难以控制的恶心呕吐症状,导致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是一种条件反射,受患者心理作用影响,往往伴随焦虑、抑郁。4.爆发性CINV:指即使进行了充分的预防性治疗,仍出现的恶心呕吐或需要进行解救性止吐治疗。可以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后任何时间段。5.难治性CINV:指既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过预防性或解救性治疗失败,而在后续化疗周期仍出现恶心呕吐。

CINV是怎么发生的? 

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呕吐是一种由呕吐中枢调控的多步骤反射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1.外周途径:抗肿瘤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的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3(5-HT3),并与5-HT3受体结合诱发,通常表现为急性呕吐。中枢途径:由P物质结合位于呕吐中枢的神经激肽1(NK-1)受体诱发,通常表现为延迟性呕吐。尽管恶心和呕吐在机制上相互关联,但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传导通路,恶心的发生率常比呕吐更高。NK-1受体拮抗剂特异性阻断NK-1 受体与P物质的结合来抑制CINV的发生。2.外周通路:胃肠道5-羟色胺和5-HT3受体结合,从而导致CINV。5-HT3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5-羟色胺和5-HT3受体结合来抑制CINV的发生。

为什么要预防CINV?

CINV作为常见的肿瘤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之一,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发生率高达70%以上。严重的CINV可能给肿瘤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如不干预,CINV的发生率可至70%以上,对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的患者呕吐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CINV会导致厌食、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机体功能受损、切口愈合延迟,使患者拒绝继续化疗,最终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肿瘤治疗疗效。若患者及时接受预防性止吐治疗,可明显降低CINV的发生率,提高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对于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的高危人群,呕吐发生率可降至30%左右。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预防? 

放化疗恶心呕吐史、易呕吐者、妊娠呕吐史、晕动史、某些特殊病史、预期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如何预防CINV? 

实际治疗中,患者需要接受多疗程的化疗,如果不进行预防性止吐治疗,很可能在第一个疗程就出现恶心呕吐,这种经历会使其对后续疗程产生恐惧。在下次化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抗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会进一步加重恶心呕吐症状。《2023中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指南》指出: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CINV,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而CINV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目前最有效控制CINV的方法是使用止吐药物。依据CINV的作用机制可联合应用下列不同类别的止吐药物:1.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等主要治疗急性恶心呕肚。2.NK-1受体拮抗剂福沙匹坦等治疗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呕吐均有效。3.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4.其他药物如胃复安、奥氮平等。

生活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化疗期间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方式有助于减轻CINV:1.放松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化疗后出现相关副作用要及时告诉医生予以处理。2.少食多餐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少吃甜、油炸高脂食物,慢进食,多进食膳食纤维保证大便通畅。进食少量果汁、酸奶可缓解CINV。进餐后不要立即躺下,以免食物返流。每日少量多次饮水,饮水在饭前或饭后一个小时,每日饮水量约2000毫升。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3.通过社交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如果每次化疗前都感到恶心,可在化疗前预防止吐。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