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虽然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较高。重症手足口病(EV-A71型)是重症手足口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累及多个脏器,如胸部。本文总结了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在胸部影像学上的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叫手口足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所致。大部分病人的临床表现都比较温和,表现为手、脚、嘴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以及发烧;极个别病人会同时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瘫痪、呼吸道感染及心肌炎;一些危重儿童发展迅速,甚至出现死亡。儿童及隐蔽感染者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来源,且隐匿感染率较高。这种肠道病毒在湿热的环境中更容易繁殖和存活,并能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及疱疹液等途径进行大范围的传染。
重症手足口病的症状
1.一般表现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之后将会出现长时间或反复高热发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全身表现。
2.皮肤症状:双手、双足、屁股部等部位出现皮肤丘疹、疱疹,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3.神经方面的表现:手足口病会表现为头痛、头晕、嗜睡、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表现。
4.呼吸道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口唇紫、肺部杂音等呼吸道症状。
5.循环方面的表现: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心脏不正常的表现,如心悸、心律失常、心率减慢、血压升高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出现甲损害、血常规异常以及脑膜炎、肺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症的护理,如布洛芬混悬液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等。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时间5日内,主要有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冷、血压升高等表现。这一阶段是受累肺部中的高危阶段,早期诊断和适当的处理对减少死亡率至关重要。在心力衰竭阶段,病人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会出现心动过速、气短、口唇发绀、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的痰液或带血液体。病情较重的则会出现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等,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有很多种,并且各有不同。
1.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片提示肺纹理增强,肺纹理内有散在的致密影,肺门明显增大,肺门模糊,提示肺内有炎症性改变。同时,肺门的病变也很重,病变逐渐从肺门向四周扩散,病变呈对称状。这种儿童的肺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因此才会有上面提到的放射学特征。
2.病人会出现多个表现为发烧、咳嗽等多种表现,表现为:细支气管、支气管、肺泡内有炎症渗出, X线片上可见点状稠密影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分布。如果是重度的,还会有片状的密度增加。对于1周岁以下的儿童,两个肺均可见清晰的片状影,且以右上肺最为显著;叶肺不张和段肺不张是儿童细支气管和支管腔的主要病变。对于1周岁以后的儿童,两下肺野有明显的内条纹。此类儿童因其肺部并发症为支气管性肺炎,故有以上之影像特征。
3.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肺损伤,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膜炎、脑干脑炎等,引起肺水肿,也就是所谓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儿童起病后,其X线片显示双肺部有广泛的弥散性浸润,呈磨玻璃状,肺部纹理不清晰,边界不清晰,肺部外围有突出的影像学改变。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源性的X线片有显著不同,心源性的肺水肿有显著的蝴蝶翅膀特点。
4.如果孩子出现了咳嗽和咳痰,并且咳出来的痰液中带着粉色的泡沫状的痰液,那么就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肺部出血症状。大部分儿童常伴有肺出血与神经性肺水肿,病情严重,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胸片示双肺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密度阴影,以肺野带增高影较多,但无内带者,提示肺泡血是其重要的病理学基础。
总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容易受累各个器官,一旦影响到肺部或心脏,将会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及时做影像诊断,趁早进行治疗,保障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