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苯的危害
2024-04-03 09:55:04
作者:宾晓燕
作者单位: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10月23日,G65包茂高速阳朔往桂林方向2528公里处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罐体尾部发生危化品苯少量泄露。相关部门采取泡沫枪稀释,对罐车周围地面铺沙覆膜等妥善处置,并组织附近村民进行疏散安置。苯是什么物质?有什么危害呢?

苯的理化特性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分子量78,沸点80.1℃,极易挥发,燃点为562.22℃,爆炸极限为1.4~8%。易着火,微溶于水,易与乙醇、汽油等有机溶剂互溶。

苯的接触机会

苯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1.作为有机化学合成中常用的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药物,合成橡胶、塑料、洗涤剂、染料等。2.作为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用于生药的浸渍、提取、重结晶,以及人造革、黏胶和油漆等制造。3.苯的制造,如焦炉气、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重整与乙炔合成苯。4.用作燃料,如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因此,从事皮具制造、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油漆使用的工人接触苯的机会较多。

苯的毒理

苯属于一类致癌物。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汽形式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分布在含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一次大量吸入高浓度的苯,大脑、肾上腺与血液中的含量最高;中等或少量长期吸入时,骨髓、脂肪和脑组织中含量较多。

苯中毒的临床表现

1.急性苯中毒:由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汽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及黏膜刺激症状:多先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双眼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及咽痛、咳嗽。轻者出现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黏膜刺激症状,轻度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嗜睡或朦胧等。若及时脱离现场,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严重者吸入极高浓度苯蒸气可在几分钟内突然昏倒在地,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状态或出现抽搐。意识丧失,个别可在清醒后再度昏迷,如未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尿酚和血苯增高。

2.慢性苯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导致,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其他方面的症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有的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心动过速或过缓,个别病例有肢端麻木和痛觉减退表现。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血液系统,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是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中度中毒者可见红细胞计数偏低或减少。严重中毒者骨髓造血系统明显受损,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数可转化为白血病。苯引起的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主。其他方面,经常接触苯,皮肤可脱脂,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脱脂性皮炎。还可损害生殖系统,接触苯的女性劳动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率增高。

苯中毒的处理原则

急性中毒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慢性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使用有助于造血功能恢复的药物,并给予对症治疗。

苯中毒的预防

日常情况中,出现这种因交通事故导致苯泄露的情况较少见,大多数还是从事接触苯的劳动者的职业暴露。因此,预防职业性苯中毒,应加强:

1.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和程序化,减少对苯的接触。安装有充分效果的局部抽风排毒设备,定期维修,使空气中苯的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3mg/m3,TWA:6mg/m3,PC-STEL)。

2.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如在油漆及制鞋工业中,以汽油、环乙烷等作为稀薄剂或粘胶剂;以乙醇等作为有机溶剂或萃取剂。

3.卫生保健措施:对苯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劳动卫生学调查,监测空气中苯的浓度。作业工人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戴防苯口罩或使用送风式面罩。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女性劳动者怀孕期必须调离苯作业,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