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肺结节的认识
2024-04-03 10:34:56
作者:董娟 
作者单位: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肺结节”这三个字也经常被提及。那么,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增多的原因有哪些?肺结节是怎么分类的?发现肺结节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预防肺结节?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实性或亚实性病灶,常在影像检查中发现。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有时可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肺结节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1.自身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应酬增多,染上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的人群增多,导致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使肺部结节的人越来越多。

2.环境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尾气排放和工业废物排放增多,大量对身体不利的化学物质渗透或散在周围大气中,肺和呼吸系统受到直接损害,导致肺部结节的人越来越多。

3.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用于肺部检查的机器分辨率不断提高,肺部结节的检出率提高。

4.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参加健康体检的人数增多,肺部检查患者基数增加,肺结节的检出人数也相对提高。

肺结节怎样分类?

1.按密度,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实性肺结节是指肺内结节密度较高;磨玻璃结节表示像磨砂玻璃一样,密度没有那么高,但也看得清楚肺的某些血管走形。纯磨玻璃就相当于很淡的、均匀的磨砂玻璃。部分磨玻璃就是指其中混了杂质。

2.按数量,可分为单个肺结节和多个肺结节。单个就是孤立性的肺结节;多个肺结节是指结节数量大于2个。

3.按大小,可分为微小结节、肺小结节和肺结节。直径<5mm称为微小结节;直径5~10mm称为肺小结节;直径11~30mm称为肺结节。

肺结节会自己消失吗?

如果是感染导致的肺结节,经过治疗后会消失。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肺结节,经过治疗后也可能会消失。其他原因导致的结节,例如粉尘吸入及肺部良恶性肿瘤导致的结节,一般不会消失。

肺结节一定是肺癌吗?

肺结节不等于肺癌或早期肺癌,不必过度焦虑。首次做胸部CT发现的肺部小结节95%以上都为良性结节,是不需要临床干预更不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我们对待肺结节的态度应该是重视,但也不是所有肺结节都要进行治疗,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长了肺结节,该如何应对呢?

实性结节的话,我们只需观察即可,做好定期复查;亚实性结节,可以考虑先抗生素治疗5~7天或7~10天;有明显炎性表现的肺结节阴影抗炎治疗可延长为2周,之后过1~3个月再次复查胸部高分辨CT,查看肺部结节是否已消失。如果结节没有消失,我们可以考虑进一步检查,比如穿刺进行病理定性分析等。

如何预防肺结节呢?

1.避免烟酒。吸烟是引发肺癌的重要原因,二手烟对周围人的危害甚至比对吸烟者本人危害更大,为了从根本上制止疾病的发展,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一定要尽量少吸烟。

2.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职业防护。对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区,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受辐射的量。对暴露于致癌化合物的工人,必须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

3.保持饮食均衡,生活作息规律,心情保持舒畅。要注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尤其是少食腌制食品、烧烤类、加工肉类食物。

4.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小于35岁的人群,恶性肿瘤机率较小;45岁以上人群机率就要高一些,大于55岁的人群机率就大大增加了。对于年纪大于55岁,尤其有长期吸烟史或有家族史的人,是肺癌的高发人群,要注意经常做体检,必要时每年做低剂量CT检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