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带您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2024-04-03 10:48:06
作者:朱伟波
作者单位:河北省荣军医院

电休克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因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容易出现缺氧和骨折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对该疗法存在恐惧心理。在治疗前给予静脉全身麻醉,使患者入睡并肌肉松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治疗并发症,使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成为一种大众接受的普遍治疗方法。

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1.定义: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患者入睡和肌肉松弛的情况下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电刺激,诱发患者癫痫发作,从而有效地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症状。我院目前使用的是美国的“思倍通”治疗仪。

2.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重度抑郁;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拒食、紧张木僵;服用药物后效果不佳或无法忍受等情况。(2)治疗禁忌症:脑内压增高患者;新近发生脑内出血;心脏功能不稳定;肌肉疼痛;视网膜脱离;嗜铬细胞瘤。

3.治疗过程:(1)治疗前准备:治疗前做好详细的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治疗前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在治疗前至少禁食6小时,以免出现返流、误吸等情况;排空大小便。将活动假牙摘下;各类急救药物和设备准备。(2)麻醉及治疗: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图、血压、血氧监护;根据患者心率静脉注射阿托品;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患者入睡后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肌松池剂;麻醉机控制呼吸;调节电量,患者肌肉松弛后给电治疗;持续控制呼吸待患者呼吸恢复;复苏室吸氧、监护至患者完全清醒。

治疗相关麻醉药品

麻醉用药时以快速起效、安全为原则。作用时间短,消除电击时的肌肉强直反应,减少治疗并发症。

1. 胆碱能抑制剂:东莨菪碱和阿托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术前抗胆碱药。用于预防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心动过缓。

2.镇静药物:静脉注射镇静药物使患者快速入睡。丙泊酚、依托咪酯是当前最常用的镇静药物。丙泊酚是目前最常用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用药,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依托咪酯使用时能够维持循环稳定,对心血管影响较小,但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术后呕吐发生率高。

3.肌松剂:使用肌松剂可防止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的肌肉痉挛所致的骨折等不良反应。琥珀酰氯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常用的一种去极化肌松剂,它起效快,时效短,肌松佳。胆碱酯酶低的患者使用时应减少用量。

总而言之,由于麻醉药物和技术的应用,使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变得安全舒适、更人性化。在治疗中时刻关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纠正,保证患者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