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让宝贝有“惊”无险-小儿高热惊厥
2024-02-23 17:15:53
作者:湛华
作者单位:廊坊市人民医院 儿二科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而令家长担忧的疾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孩子造成长期影响,但每次发作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恐慌。因此,了解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客观介绍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让宝贝在出现高热时,有“惊”无险。

1发病机制

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热源、大脑影响和遗传因素。高热是引发惊厥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孩子发生高热时,其体温升高,超过了身体正常的调节范围,导致部分神经细胞受到损害或紊乱,进而引发惊厥。由于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高热的适应能力较弱,更容易发生高热惊厥。高热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也是高热惊厥的发生机制之一。高热会导致细胞内环境的失衡,造成大脑神经元异常兴奋,从而形成脑电活动的不稳定性。这种异常兴奋作用可能通过过度活跃的神经冲动所引发,最终导致惊厥发生。遗传因素可能也与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相关。有些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即在特定基因突变的倾向下,当出现高热刺激时,更容易引发高热惊厥。但具体的遗传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

2诊断标准

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高热惊厥主要发生在3个月到6岁的婴幼儿阶段,因此患者年龄必须在此范围内。患儿必须存在发生高热的情况,体温通常超过38.9摄氏度(102华氏度)。高热是引发惊厥的主要因素之一。惊厥事件前后患儿的意识状态可能会有所改变。在发生惊厥时,患儿可能会呈现意识模糊、昏迷、倒地或晕厥的状况。惊厥事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暂,通常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同时,惊厥通常是全身强直或阵发性肢体抽动的表现。其他形式的癫痫发作、颅脑损伤以及代谢性异常等均需排除。根据诊断标准,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小儿高热惊厥的可能性。高热惊厥一般是自限性的,且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患儿产生长期不良影响。但是,在出现惊厥时,及时就医和寻求医生的建议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3急救措施

作为急救人员,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尽量不要惊慌,以便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将孩子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远离任何危险物品。同时,将周围的家具和其他物体挪开,以防止孩子再次受伤。松开孩子的衣领、腰带或任何紧身的衣物,以便呼吸顺畅并促进有效循环。避免让孩子的头部受到撞击或摔落。你可以使用柔软的垫子或折叠的衣物来保护孩子的头部。将孩子轻轻地转至侧卧位,以防止口腔内的血液或呕吐物堵塞气道。这有助于保证孩子能够自由呼吸,并减少窒息的风险。在孩子惊厥期间和之后,仔细观察孩子的呼吸是否正常。如果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立即寻求医疗救援并进行心肺复苏。在惊厥过程中,尽量记录惊厥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特征,以便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信息。

4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在夏季尽量减少孩子暴露在阳光直射下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晒。如果孩子已经发生高热,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身、敷湿毛巾等。选择透气性好、吸湿快、不容易积热的衣物和寝具,避免孩子过多穿戴厚重的衣物或者盖被。遵循医生的指导,在需要的情况下按时给予抗热剂,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按照医嘱适当使用。保持孩子膳食的均衡和规律,提供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和热天气中,鼓励孩子多喝水以保持水分平衡。加强孩子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疾病的人接触等。及时进行儿童常规体检,注意相关指标如体温、生长发育等的监测。一旦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尽早采取措施降低体温,如用温水擦身、口服退热药等。预防是最重要的,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和管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