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主要是因为斑块导致的血管狭窄、堵塞情况,或者由于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在冠心病的三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不管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患者都需要在对自身生活方式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终身用药治疗。
2.2介入疗法操作简单,危险性小
介入治疗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对患者心肌供血产生较大的影响时,则需要使用球囊对冠状动脉狭窄位置进行扩张,同时释放支架来疏通狭窄或闭塞的情况,从而达到改善心肌灌注的目的。另外,除了球囊扩张之外,目前还可以使用血栓抽吸术,定向旋切术,球囊切割术,旋磨术等进行治疗。介入手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手术简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血管重建,且痛苦小,恢复快。
介入治疗的指征如下: 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的稳定心绞痛患者需要进行介入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仍不稳定;而且在病发时患者的心电图 ST段下降>1毫米,且持续时间超过20 min以上。 (3)患者在进行冠心病介入术后出现心绞痛复发,以及管腔再狭窄的患者。
2.3对于复杂的病变,外科搭桥手术具有较好的远期预后
所谓的外科搭桥,就是将患者自己的大隐静脉和主动脉桥接在一起,在连接的过程中,将一端与主动脉连接而另一端与狭窄冠状动脉远端吻合。或者在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与内乳动脉相吻合,使大隐静脉或内乳动脉起到搭桥作用,使主动脉的血液向远端流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这是一种需要开胸的手术,具有很大的创伤和风险。但对于复杂病变如左主干、三支病变或介入治疗不能成功的患者,搭桥治疗优于介入治疗,长期预后更佳。但是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不管选择什么治疗方法,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或者手术。
总结: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介入、搭桥和用药三种,三种治疗方式都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用药或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