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盆底超声解释为什么会“笑尿”
2024-04-09 16:52:33
作者:曾艳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

“笑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打喷嚏、咳嗽、运动、大笑或抱重物后不由自主地漏尿,尤其是在女性中发生率较高。盆底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盆底肌肉的情况,从而解释为什么会发生“笑尿”。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尿失禁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常见一种症状,因盆底支持结构发生损伤、缺损、功能障碍,进而造成相关疾病,如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等,给女性的健康、心理状态和生活水平均会造成严重威胁。现今妇科领域中盆底超声检查主要自形态学角度确诊尿失禁和盆底功能障碍。那么什么情况需要进行盆底超声检查?产后女性为什么要做盆底超声检查?盆底超声检查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什么是盆底超声检查?

盆底超声检查主要借助容积探头经会阴部对盆底组织、器官结构、功能等进行检查的常用方法,且具有实时、无创、简单、高准确性的优势。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盆底超声检查?

产后42d、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筛查;反复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异常及尿失禁;子宫、膀胱、直肠脱垂;大便失禁、慢性便秘;产后肛提肌、会阴部、肛门括约肌损伤评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后完成评估,盆底植入材料观察。

为什么产后要进行盆底超声检查?

女性在孕期会因子宫重量不断增加,腹腔压力明显升高,盆底肌肉处于长时间受压状态,其妊娠期间激素水平明显变化,同样会造成盆底肌肉、韧带松弛情况。随着胎儿娩出,盆底神经肌肉发生损伤、拉伸,严重可出现断裂情况,不能进行常规“吊床”功能,进而发生盆底器官脱垂等情况,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因此妊娠、分娩均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上建议产后女性进行盆底超声筛查,评估其是否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而更早发现、治疗。同时盆底超声也是评估盆底康复效果的主要方法。

开展盆底超声检查需要提前准备什么?

1.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盆底超声检查通常选择在月经结束后3~7天进行,以避免月经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对于存在经血过多的女性,可以选择在月经结束后的7~10天进行检查。

2.憋尿:盆底超声检查前需要憋尿,以充盈膀胱。通常要求患者在检查前1~2小时饮水约500ml,确保膀胱充盈。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憋尿可能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憋尿的同时,应根据自身感受适当调整饮水量和憋尿时间。检查前10min排空膀胱。

3.排空直肠:为了清晰显示盆底结构,避免直肠内容物对检查结果的干扰,盆底超声检查前需要排空直肠。患者可以在检查前将大便排空。

4.调整体位:盆底超声检查通常采用截石位,即患者仰卧,双腿屈曲并分开,膝盖靠近胸部。这种体位有助于暴露盆底结构,便于检查。在检查前,患者应了解并熟悉这种体位,以便在检查时能够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检查。

5.放松身心:盆底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紧张、焦虑而影响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患者应尽量放松身心,保持平稳的心态。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和护士会耐心指导患者,帮助其顺利完成检查。

6.告知病史:在检查前,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尿失禁症状等。这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检查和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总而言之,以往由于此疾病长时间不受重视,患者往往在就诊时症状已经十分严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才能改善尿失禁症状,因此合理有效诊断、治疗可使女性自身生活质量提升。盆底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盆底肌肉的情况,诊断盆底肌肉松弛或损伤的程度。通过盆底超声检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笑尿”的原因,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