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认识肩关节疼痛
2024-04-10 14:56:56
作者:陈伟练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由于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同时也是最易受伤的关节,所以肩关节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很高,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肩关节功能障碍,会让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下面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肩周炎。

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1.肩周炎:肩周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肩关节过度使用或受伤。长时间重复性的动作或过度用力的举重等运动会导致肩关节受损,引发肩周炎。此外,年龄也是导致肩周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肩关节的软骨和肌肉组织逐渐退化,容易受到损伤和磨损,从而引发肩周炎。另外,肩部肌肉的不良姿势和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也会增加肩周炎的风险。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使用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会导致肩部肌肉紧张和受伤,最终引发肩周炎。

2.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使用、创伤性损伤和年龄因素。过度使用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从事需要频繁使用肩部的体力劳动或运动时。创伤性损伤则可能是由于肩部受到直接打击或扭伤等外部因素导致的。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的弹性和耐力会逐渐减弱,容易受到损伤。肩袖损伤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和不适,同时还可能出现肩关节的僵硬和肌肉无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肩袖损伤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3.肩峰下撞击症:肩峰下撞击症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肩袖肌肉在肩峰下结构摩擦和碰撞引起的。肩袖肌肉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冈小肌和冈下肌,它们共同维持着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当这些肌肉在运动时受到损伤或磨损,就会导致肩峰下撞击症的发生。肩峰下撞击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的肩关节疼痛、肩膀僵硬、力量减退和运动受限等。疼痛通常会在肩部活动时加重,例如抬手或举物品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夜间疼痛和疼痛放射至手臂的情况。

4.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外力作用。在运动或事故中,如果肩部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肩关节可能会脱位。比如,摔倒时用手支撑身体、扭伤肩部、运动时摔跤等都可能导致肩关节脱位。此外,长期重复性的运动也可能增加肩关节脱位的风险,比如网球运动员或拳击手。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肌肉和韧带的损伤。肩部的肌肉和韧带是支撑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些组织受到损伤,肩关节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脱位。长期的不正确姿势、过度使用肩部肌肉、肌肉不平衡等都可能导致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从而增加肩关节脱位的风险。

肩周炎的日常预防措施

1.做好保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患上肩周炎的风险,其中保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保持肩部的温暖对于预防肩周炎非常重要。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肌肉和关节的僵硬,增加肩部受伤的可能性。因此,在寒冷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注意及时穿戴保暖衣物,特别是保护肩部的衣物,如围巾、披肩等。在室内也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让肩部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

2.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肩周炎的方法,可以帮助增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减少肩部的负担,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肩部周围的肌肉群,提高肩部的稳定性。常见的肩部运动包括旋转肩膀、举重和推举等动作,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肩部的肌肉,增加其力量和耐力,从而减少肩部受伤的可能性。适当的运动还可以帮助提高肩部的柔韧性,减少肌肉的紧张和僵硬。通过进行拉伸运动,可以有效地放松肩部的肌肉,增加其灵活性,减少肩部的疼痛和不适感。定期进行肩部的拉伸运动,可以帮助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3.纠正不良姿势:纠正不良姿势是预防肩周炎的关键之一,因为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会增加肩关节的压力,导致肌肉和软组织受损,最终引发肩周炎。坐姿: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会导致肩部和颈部的肌肉过度紧张,增加肩周炎的风险。正确的坐姿包括挺胸收腹,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同时,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椅子也是很重要的。站姿:站立时要保持身体直立,双肩放松向后拉伸,避免驼背或者前倾的姿势。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可以适当休息或者换个姿势来缓解肩部的压力。睡姿:睡姿也对肩周炎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最好采用侧卧的睡姿,枕头的高度要适中,使颈椎和背部保持自然曲线,避免枕头过高或者过低导致肩部受压。办公桌面设置:对于长时间需要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的人来说,正确的办公桌面设置也至关重要。桌面的高度应该使肘部呈90度弯曲,键盘和鼠标应该放在合适的位置,避免手臂过度伸展或者弯曲。通过纠正不良姿势,可以有效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