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悦护理】中医调护助你轻松应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024-04-10 15:04:10
作者:黎演文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 妇科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属异常子宫出血范畴。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该病在中医上称为“崩漏”。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劳伤血气、脏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以及冲任二脉不能制约经血等因素。劳伤血气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长期过度劳累、情绪不稳、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生。脏腑损伤也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一大病因。饮食不当、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药物滥用等都会对女性的内脏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肝脾肾等重要脏器。当这些脏器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气血失调,从而引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生。血热、肾虚、脾虚等因素也会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生。血热是指人体内的血液有一定的热量积聚,导致子宫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肾虚指的是女性肾脏功能不足,气血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导致子宫功能异常,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症状。脾虚是指女性脾脏功能弱,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引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调护

1.生活起居要规律,不要熬夜。中医强调生活起居的规律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调护,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加班熬夜。熬夜会导致身体内部的生物钟紊乱,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子宫功能的调节。因此,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的机会。

2.注意个人卫生。除了中医调理措施外,注意个人卫生同样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个人卫生问题。保持外阴清洁。外阴是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洗外阴是非常必要的。使用清水或者温和的洗液洗涤外阴,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在经期结束后,更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注意选择适合的卫生用品。使用透气性好且吸水性强的棉质卫生巾,避免使用不透气材质或者过于厚重的卫生巾,以防止湿气滞留和细菌滋生。

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强调情志与内脏的密切关系,认为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对于调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至关重要。情绪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宫功能失调。建议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音乐疗法、瑜伽等来缓解压力和消除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亲友交流,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寻找支持和安慰。也可以定期接受艾灸调理,艾灸是中医常用的调理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功能。例如,取百会、大敦(双)、隐白(双)等穴来调节子宫的功能,每天1次,7次为一个疗程。

3.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中医中被认为是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缓解症状,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饮食应该包含充足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人工添加剂。同时,要保证食物的摄入量适中,避免暴饮暴食或者过度节食。需要注意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生化之源,所以脾胃功能的调理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非常重要。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4.做好自我监测和记录。你可以在手机或本子上记录下自己的月经周期。通过记录月经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周期长度,并了解是否存在不规律的情况。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发现异常。除了周期,你还可以记录经期、阴道流血的色、质、量等信息。根据中医的理论,血液的颜色、质地和流量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例如,血液颜色过鲜红或过暗、质地过稀或过稠,都可能与身体功能失调有关。记录这些细节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还要记录有无血块及其他伴随症状。血块的出现可能是子宫内膜剥离不完整的表现,而伴随症状如头痛、腰酸、情绪波动等也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

总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其症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通过了解自身健康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管理。对于疑似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