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院前急救护理知识
2024-04-10 15:07:38
作者:李明明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

院前急救护理,即在患者被送往医疗机构之前,由专业急救人员提供的紧急医疗护理服务。这一过程对于及时稳定患者状况、提高生存率和减轻病情恶化风险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院前急救护理的知识仍然相对匮乏。本文旨在详细科普院前急救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突发医疗状况。

什么是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护理是指在患者抵达医院之前提供的紧急医疗护理服务。这种护理通常由急救人员、急救车队或其他急救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提供。院前急救护理的目标是在急救场景上尽可能快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处理和稳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情恶化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院前急救护理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范围覆盖了从患者发病或受伤现场到医疗机构之间的所有医疗护理活动。

为什么要进行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关键性:在急救情况下,时间是生命。院前急救护理的迅速响应和处理能力可以大大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在一些急救情况下,如心脏骤停或严重创伤,每分钟的延迟都可能导致生命垂危。

2.初级治疗:院前急救护理提供了患者在抵达医院之前所需的初级治疗。这些治疗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氧气给予、疼痛缓解等,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减少病情恶化。

3.专业护理:院前急救护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提供,他们具有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技能。他们能够在现场对患者进行迅速而有效的评估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风险,并提供合适的医疗措施。

4.患者安全:院前急救护理可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至医院过程中得到安全和稳定的护理。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和医院,确保患者尽快接受到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5.减轻医院负担:通过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可以减轻医院急诊室的负担,提高医院的救治效率。这有助于缓解医院的人力和资源压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迅速反应:急救人员应在接到求助电话后尽快赶赴现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医疗援助。

2.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在急救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伤情或病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心跳骤停、呼吸困难等。

3.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通过适当的医疗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安全转运: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将其转运至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常见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有哪些?

1.初步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这包括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循环状态、伤口情况等,以确定下一步的急救措施和优先处理方向。

2.心肺复苏(CPR):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通过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的心脏和肺部功能,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3.止血:对于外伤性出血,采用适当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抬高受伤部位等,以减少出血量和防止休克。

4.氧气给予: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缺氧,急救人员应及时给予氧气。氧气的给予有助于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维持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

5.固定骨折部位:对于骨折患者,用夹板、绷带等材料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移位和进一步损伤。

6.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的患者,通过调整头部位置、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供应。

7.输液和药物治疗:在必要时,为患者提供输液和药物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缓解疼痛等症状。

8.情绪支持: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和其家属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他们应表现出专业、冷静、温暖的态度,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焦虑和恐惧。

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在需要院前急救护理时,正确拨打急救电话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拨打急救电话的注意事项:

1.保持冷静:在拨打急救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和清晰,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现场情况。

2.提供详细信息:在电话中,要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或伤情描述、所在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同时,还要描述现场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人陪同、是否有交通障碍等。

3.等待急救人员指示:在急救人员给出指示前,不要擅自移动患者或进行其他处理。如有必要,可按照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

4.保持电话畅通: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要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随时联系并了解病情变化。

公众如何参与院前急救护理?

作为公众,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参与院前急救护理。以下是一些建议:

1.学习急救知识:通过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或学习相关书籍、视频等资料,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CPR、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

2.掌握急救技能: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演练或实际操作,掌握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关注急救设备:了解常见的急救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如急救包、担架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正确使用。

4.积极参与急救行动:在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况时,要积极参与急救行动,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援助。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5.加入急救志愿者队伍:加入当地的急救志愿者队伍,参加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为社会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

6.支持急救公益活动:积极参与和支持急救公益活动,如急救知识宣传、急救技能培训等,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我们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提供医疗援助。通过了解和学习院前急救护理的相关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突发医疗状况,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