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衰患者在家如何管理?收好这10条护心指南
2024-04-10 15:49:36
作者:熊凤娟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而言还是挺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治疗了心力衰竭之后,即使出院了也不能粗心大意。回到家,家中的家庭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那么,为了解决大家的麻烦,下面就告诉大家该怎么做吧。

第1条合理休息

心衰患者往往容易感到疲劳和精力不足,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家庭成员可以帮助患者规律作息时间,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除了夜间的睡眠时间外,心衰患者在白天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家庭成员可以帮助患者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连续活动,尤其是在体力活动较大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

第2条减少劳累、感染等诱因

心衰患者往往会感到疲劳和无力,因此在家庭护理中需要注意减少患者的劳累。家庭成员可以帮助患者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重活,如搬运重物、清洁卫生等,避免患者过度劳累。而且心衰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在家庭护理中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对此,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居室清洁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

第3条饮食调节

心衰患者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因为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家庭护理者可以选择使用低钠盐或不加盐的方式烹饪食物,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和罐头食品。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帮助降低血脂和血糖。

第4条坚持药物治疗

心衰患者通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如利尿剂等。家庭护理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心衰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家庭护理者应了解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第5条戒烟限酒

戒烟对心衰患者至关重要。吸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加重,增加心脏负担,加速心衰的进展。因此,家庭成员应帮助患者戒烟,提供支持和鼓励。可以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寻求专业戒烟辅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成功戒烟。限酒同样重要。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加重心衰症状。家庭成员应监督患者的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可以制定饮酒计划,设定每日饮酒量,并注意选择低度酒精饮品。

第6条做好病情监测

心衰患者常常出现血压和心率波动的情况,定期测量可以帮助监测病情变化。患者家属可以购买血压计和心率仪,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一般来说,血压较平时显著偏高(大于160/100mmHg)或偏低(小于90/60mmHg)及静息心率增加≥15次/分或持续的心跳加速>100次/分或心动过缓<50次/分时应及时就诊。心衰患者容易出现水肿的情况,体重的突然增加可能是心衰恶化的信号。家属可以每天帮助患者称体重,并记录下来。如果体重变化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心衰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家属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咳嗽或气喘,应及时就医。

第7条定期随访复查

定期随访复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定期检查心脏功能、血压、体重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病情波动,预防病情恶化。

第8条心理护理

心衰患者在家庭中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家庭成员应该尽量减少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和言辞,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和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同时,家庭成员也应该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系统。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9条合理运动

心衰患者应该选择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训练。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衰的发作风险。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和引起心衰症状加重。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心衰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调整运动计划。如果出现胸痛、气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第10条饮水有度

心衰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每日的饮水量。一般来说,每日饮水量不宜超过2000ml,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加重。分时饮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饮水量。建议在早上和下午适当增加饮水量,晚上则要减少饮水量,以减少夜间尿频,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以上便是针对心力衰竭患者在家里的护理的介绍了,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够注意一点,并不是治疗过后就相安无事了,我们一定要随时做好护理,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再次侵袭。同时作为患者家属,也需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有任何异常反应,要及时就医,避免发生对患者健康不利的事情。同时在做任何护理工作时,都需要掌握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