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目前,在外科手术中,几乎到了无电刀不手术的地步,广泛应用,并成为必备的手术设备之一。因此,特别是近年来高频电刀在微创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微创外科的发展。而在使用电刀时,必须在患者身上粘贴负极板,各种不一样负极板的选择,直接会影响到电外科的安全。
对于人体来说,因电刀使用属侵袭器械,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人体伤害的事例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或医疗官司,也呈上升趋势。我们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要清楚的知晓电刀原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然而最常发生医疗差错的,便是皮肤的灼伤,必然与皮肤相连的便是负极板,其选择与使用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1.单极负极板和双极负极板
单回路负极板,大多数回路电极板采用的形式,导电金属箔是一个整体,电刀主机根据电容效应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没有链接回路负极板,会产生报警,这种形式最大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到是否连接到负极,而无法判断负极板是否有效的链接到皮肤。
双回路负极板,可以有效的监测负极板是否有效的黏贴到皮肤上。这种负极板,金属导电箔分为两个部分,中间有0.5cm间隔。它黏贴到皮肤上后,电刀主机的回路检测系统,会检查接触面积的质量,如果接触面积不够(电阻大于135Ω),或有短路现象(电阻小于5Ω),电刀主机会产生光变的有声报警,同时停止输出,保证了电刀的安全使用。
2.电刀负极板好坏的判断:
2.1影响导电性能,对于双回路电极,当对折以后电阻接近为零,可模拟成为单回路电极形式。相反,也会影响电刀主机检测功能。
2.2胶体均匀柔软,负极板表面胶的厚度应保持一致。不应有气泡状瘢痕的出现,否则会有电流传导不均匀的现象。
2.3紧黏在皮肤上3min后撕下时,不应有黏胶再附着于皮肤上。
2.4负极板连接部位应有绝缘体保护。以免电流在负极板根部,直接与皮肤接触。
3.负极板的选择
根据手术部位和要求不同,选择适用的输出形式和手术电极头,选择与之配套的回路负极板,原厂生产的应是首选。 神经外科手术一般用双极电凝镊。腔镜电极接口要与电刀配套。仅能用单回路负极板的,双回路的不能使用。有双回路监测功能的电刀,一定要用双回路负极板。如该电刀无选择功能的,两种负极板绝对不能互换使用。
4.负极板正确使用
4.1依据手术部位和要求不同,尽可能选择血管丰富、 最接近手术部位、能够与负极板紧密粘附的面积尽量大的肌肉较厚的部位(如大腿或臀部等处)。应远离皮下组织较薄、皮肤干燥或有破损处,避开骨骼突出、关节及金属植入物等部位,更应远离心脏部位,也应躲开各种监护仪的电极。
4.2负极板尺寸选择,不论成人、儿童或婴儿应尽量使用所有可能粘贴的最大尺寸,一般不小于65cm。面积越大,则电流密度越低。实验表明,在骨骼突出处,电流达到 50mA/cm ,就会发生电烧伤。同时也应避免发生自身碰触或重叠。
4.3粘贴负极板之前,要仔细检查包装,过期或包装破 损的切勿使用。检查胶体是否柔软细腻,表面有气泡或胶 体不均匀的,不能使用。缆线有破损或接头绝缘有问题的, 不能使用。
4.4刮除毛发,用酒精去除皮肤油脂,待干后粘贴负极板。一定注意避免手指接触导电胶面。整个负极板, 尤其是边角一定要完全彻底粘牢,不能有空隙。负极回路板应尽量垂直粘贴于来自手术部位的电流方向上。小儿可用螺旋形粘贴。极板不必用布带等再行包扎,反之,将不利于负极板的散热,或形成短路现象。
4.5负极板应避免同患者周围其他金属物品直接接触, 连线不得与其他物体缠绕。在使用过程中,极板要确实与 回路板连线接触好,并保证与外部绝缘,连线插入电刀相 应插孔,切实保证接触良好。避免带电粘贴或取下负极板。
4.6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除了要避免电流路径通过或靠近起搏器外,在术前应进行评估,是否可以调节至非感知(VOO)模式。术中尽量使用电切模式,较低的功率输出,间歇激发,避免电路通过心脏和起搏器。情况允许时,可用双极或超声刀代替。
因受多临床因素影响,电外科损伤现象发生于手术过程中也时有发生,这不但能加重患者疼痛困扰,而且也能严重影响临床护理工作。所以,手术室管理人员应当对电外科器械的应用安全性予以高度重视,掌握高频电刀原理正确使用方法是防患于未然的前提,选着适当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便能有效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