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上去,物质生活丰富了,“三高”也找上门来了。目前,高血脂的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虽然高血脂看似只是很常见的疾病,但高血脂放任不管,后期引发心肌梗死、脑梗、冠心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在血脂检查的过程中,各种检查指标因素受到影响都可能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如何保证血脂检查结果的准确有效呢?
血脂检查是什么?
血脂检查在健康体检中非常重要,它能反映人体的基本代谢情况,还能分析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血脂检查是通过检查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分析血脂是否异常。数据的异常多与患者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关。近年来,血脂检查愈发受到群众的重视,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控指南》等文件、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EPP)、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中,也确定了血脂检查对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的重要意义。
血脂检查不准确,原因在何处?
一些检查者在查完血脂后,会抱怨结果“不准”,其实血脂检查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任何一个影响因素都可能导致数值发生变化,其实现在医院的检查仪器已经非常先进了,很多时候血脂检查的结果,可能和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关。
如果检查者在血脂检查一周内出现暴饮暴食、大量酗酒等和平时饮食、作息完全不同的行为,那么就会表现在血脂检查结果上,酒精和高脂肪食物都会引起血液中甘油三酯指数上升,进而影响检查结果。比如,一些检查者在采血前刚刚外出聚餐,检查的结果就会偏高。
如果检查者在血脂检查前突击运动,会导致结果的血脂指数偏低。有些高血脂患者日常没有坚持运动,在血脂检查前突然运动,让数据“好看”些,这种情况就会令检查结果偏低。
如果检查者日常有服用维生素C等还原性药物的习惯,也会造成总胆固醇假性低值的情况,影响检查结果。
血脂检查,我们要注意什么?
第一,查血脂前,请务必管住嘴!
血脂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吃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检查前一周,检查者最好是保持日常的饮食习惯,以平常心对待血脂检查即可。有的高血脂患者为了让数据好看,在检查前一段时间用节食、禁食,大量运动,这种方式确实能降一点血脂数据,但这只是自作聪明,害了自己,尤其是查血脂前突然大量运动,会增加酯酶活性,降低血脂水平,数据好看了,但误导了医生的诊断。另外,我们提倡正常饮食,也不是暴饮暴食。高血脂患者往往都伴随着肥胖,日常饮食要格外注意,如果检查者在检查前吃太多的红肉、加工肉类,血液的透光度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检查甘油三酯的时候,如果检查前几日暴饮暴食、经常“下馆子”、喝酒等,就会出现甘油三酯水平虚高的问题。
第二,查血脂前,请注意这两点
如果您有查血脂的需要,建议您早起来医院采血,一般采血时间是早上7~9点,在采血前,需保持空腹的状态。为了保证血脂数据的准确,建议检查者空腹10~12个小时,即在查血前一天晚上八点以后,就不能吃任何东西了。饮水也是如此,要少量饮水,一般需控制在100毫升以内,杜绝以饮料、茶水、酒类代替。
充分休息后再采血,有的患者来医院匆匆忙忙,气喘吁吁就开始抽血,这种行为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建议患者在医院休息5~10分钟后,待身体恢复平静再前往采血窗口,在抽血的过程中,要保持姿势的稳定,避免过于激动,避免引起血脂浓度的变化。
我们应怎样提升血脂检查准确性?
血脂检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果有准确检查血脂的需求,除了注意以上事项之外,建议隔一个星期复查,至少复查2~3次,这样一来,即便是因为不规律的作息或饮食引起了血脂水平的波动,也能通过多次检查的方式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另外,如果检查者处于急性感染期、发烧感冒、妇女处于月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都可能影响血脂的检查数据,如果有检查血脂的需求,必须保证身体状况稳定,心情稳定,才能得出更精准的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