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在体检后发现自己“肚子”里多了一个小东西——子宫肌瘤。一个“瘤”字,通常让人瞬间闻之色变。那么,这个子宫肌瘤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它有多严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让许多女性谈之色变的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为什么会盯上育龄女性?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子宫肌瘤并不是癌症,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导致的疾病。子宫肌瘤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大小从几毫米到十几厘米不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子宫肌瘤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只有在肌瘤增大或者生长速度过快等情况下,才会引起白带增多、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等。
目前,子宫肌瘤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该疾病在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靡或消退,只在生育期多发。据统计,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在20%~35%之间,推测此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育龄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促进子宫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导致子宫肌瘤的形成。此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子宫肌瘤生长加速。
2.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能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肥胖、高脂肪饮食、过多摄入激素类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能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
得了子宫肌瘤会有什么症状?
虽然子宫肌瘤的恶变率较低,但其引起的症状和潜在的危害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子宫肌瘤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但当肌瘤逐渐增大时,一些常见的症状开始显现。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月经改变,如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不规则出血。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包块、尿频、便秘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引起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否则会引起不规则出血,还可能并发妇科炎症如盆腔炎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子宫肌瘤的常见问题解答
1.肌瘤和胎儿能共存吗?在怀孕前,女性一定要去做B超,对子宫进行检查。若女性孕前发现子宫肌瘤较大(超过5厘米),可在孕前进行处理。手术是非孕期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若肌瘤较小在3厘米以下,无明显月经改变,可正常怀孕分娩,以保守治疗为主。孕初期由于激素快速上升,故大多数肌瘤增大通常发生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因此,若怀孕期间查出子宫肌瘤,孕妈一定要定期产检了解肌瘤的大小和数量变化,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接受必要的治疗和监测。
2.子宫肌瘤到底要不要切除?由于大部分子宫肌瘤为良性,很少发生恶变和转移,因此如果子宫肌瘤比较小(直径<5厘米)没什么症状时,女性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并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即可。若子宫肌瘤的体积较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有肿物等表现,女性可根据肌瘤的数量、位置、大小、具体病情,通过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切除子宫肌瘤,进而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1)定期体检:每年定期体检,多留意身体的异常变化,如果出现月经量过多、白带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2)均衡饮食:高糖饮食容易引起热量超标,造成体内雌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增加子宫肌瘤的患病风险,所以要做到合理膳食。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同时,女性应注意补充营养,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日常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注意外阴的清洁和干燥,个人卫生要做好,避免细菌感染诱发子宫肌瘤炎症。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女性朋友,面对体检报告上的“子宫肌瘤”不要过于焦虑。女性应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持良好心态,遵循医生建议,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是应对子宫肌瘤的最佳方式。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