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
2024-03-27 17:38:01
作者:罗思进
作者单位:河池市人民医院 脊柱骨病外科
骨盆骨折好发于交通事故、挤压伤、高处坠落等,多数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引起的。低能损伤所致骨盆骨折大多较为稳定,临床上容易处理,患者一般都能恢复正常。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和盆腔器官合并伤是造成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做好患者的急救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骨盆骨折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闭合骨环,它是连接上、下半身的重要结构,在人体上、下半身之间起着重要作用。耻骨联合在前,髂骨和骶骨在后侧构成骶髂关节。骨盆骨折是由于外力过大引起的,骨盆骨折多由挤压、撞击、高空坠落等原因导致,其中以交通事故最为常见,同时也会因肌肉收缩而造成撕脱性骨折。由于大量的失血,骨盆骨折常常导致休克,外伤后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膀胱、尿道、直肠和血管神经等。

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1.腹膜后血肿。骨盆内的骨骼以松质骨为主,周围有大量的肌肉组织,周围有大量的动脉、静脉,供血量很大,所以骨折后会出现广泛的出血。巨大血肿可以沿着疏松的腹膜后结缔组织间隙扩散至肾,膈下或肠系膜。患者常出现休克,可出现腹部疼痛、腹胀和腹肌紧张等腹部刺激症状。

2.尿道或膀胱损伤。骨盆骨折患者应考虑下泌尿道损伤的可能性,尿道损伤比膀胱损伤更常见,双侧耻骨支骨折和耻骨联合分离的患者容易发生尿道损伤。

3.直肠损伤。除非骨盆骨折合并会阴开放伤,否则直肠损伤并不常见,若直肠破裂发生于腹膜返折处,则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如果在返流线以下,可能会出现直肠周围的感染,通常是由厌氧菌引起的

4.神经损伤。好发于骶骨骨折,S1、S2是构成腰骶神经干的主要部位,其主要表现为臀肌、腘绳肌、小腿腓肠肌群肌力下降,小腿后侧和外侧部感觉消失。当S1神经受损较重时,踝反射会消失,而括约肌功能不全。

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

1.迅速判断。怀疑骨盆骨折的患者都应该按照骨折进行治疗,首先是抢救生命,如果患者处于休克状态,首先要做的就是抗休克治疗(现场没有输液设备,一般要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不要随意移动),昏迷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创口包扎。用填塞止血包扎的方法来处理开放性伤口。

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的关键,适当的固定可以防止搬运过程中骨折端的移动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更大的损伤,减轻疼痛,预防休克,便于搬运。

4.骨盆带固定。骨盆骨折患者骨盆容积显著增加,骨盆带固定术主要通过骨盆带固定重建骨盆结构,减少骨盆容积,从而达到稳定骨盆环和控制出血的目的,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如果不具备骨盆带的基层医院,骨盆内静脉出血或骨折端出血可以用简单的床单等物品暂时固定。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患者的皮肤变暖、意识清楚、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心率减慢,尿量增多,这说明抗休克治疗是有效果的,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输液的速度和液量,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老年人不能大量输入液体。

6.抗休克治疗。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失血性休克,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骨盆骨折并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的第一步就是抗休克治疗。迅速建立两组充分有效的静脉通路,以确保输液通道通畅,补液应遵循晶体-胶体并重,先快后慢的原则,及时补充患者的有效血容量,如有必要,应及时输血。

7.抗休克衣裤使用。充气防震裤能提高腹内压,减少血管壁内外的压力差,从而减少或阻止出血;同时,对于不稳定的骨盆骨折也能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尽管抗休克裤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要谨慎使用,因为长时间充气会导致下肢筋膜间隔综合征,松气后也会导致严重低血压,同时还会影响到多发伤时的腹部、下肢情况以及血管的处理,即使抢救成功了,也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结束语:在抢救骨盆骨折病人时,要与时间赛跑,做好各项初步检查工作,并积极、及时地做好抗休克治疗。以上就是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相关知识,希望在阅读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