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高血压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遗传、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等,调查显示,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引发高血压;另外,长时间缺乏运动,长期在高压工作环境中的人群也容易罹患高血压,还有吸烟酗酒等等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日常饮食中,如果摄入过量的盐会导致体内大量的钠离子聚积,进而引发高血压,除此之外高糖、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肥胖,也是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管理 术前进行镇静和镇痛,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 大部分病人在手术开始前,受病情的影响加上对治疗的担忧等等,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还会导致病人的机体出现程度不一的病理、生理、生化和心理改变,导致血压升高。基于此,应当在手术开始前为病人进行镇静和镇痛,从而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降低麻醉的风险系数。 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 为高血压病人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有利于减少麻醉风险,在选择时应当结合病人的病情以及手术要求选择对病人微循环功能影响最轻的麻醉药和麻醉方法。一期高血压的麻醉选择可参照一般病人;二期和三期高血压病人,大多合并其他脏器器质性病变,在选择麻醉时应当更加慎重。通常情况下,如果是短小的手术可以给病人进行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镇静镇痛护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静脉全麻。静脉全麻首选异丙酚,不仅可以稳定血压还能够调节微循环,具有起效快和代谢快的优势。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病人可以选择椎管内麻醉,有利于阻滞平面血管扩张,从而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如果是重度高血压或接受大型手术的病人,应当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加强麻醉期间的监测 在病人麻醉期间应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便于尽早做出恰当的处理,减轻麻醉风险,常用的监测方式有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等。 急诊手术麻醉 高血压病人接受急诊手术时,血压的控制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无法精准地预测风险,这时麻醉医师应当密切监测病人的器官功能,但由于时间紧迫,麻醉师除了要加强麻醉管理以外,还要在麻醉之前给病人使用短效降压药,稳定病人的血压,并且进行镇静和镇痛护理。 强化术后恢复期间的管理 手术结束后,麻醉效果会跟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病人会慢慢恢复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引发高血压,这和疼痛、苏醒激动等原因相关,因此需要进行镇静和镇痛,情况允许的话可以给病人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麻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必须做好麻醉管理,降低麻醉风险,保障病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