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的类型
麻醉指的就是通过药物或者其他的方法使人体的全身、局部处于特殊状态,人体能够承受原本无法承受的操作和刺激,此状态包括:
①镇痛。也就是降低、消除疼痛;
②肌松。消除或者降低肌肉的张力;
③镇静。使患者的意识水平消除或者降低;
麻醉常见类型包括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等: 全麻。利用气道吸入或者静脉注入使患者意识消失,从而开展手术。全麻涉及到的药物比较多,比如肌肉松弛剂、镇痛药和镇静药等。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业医疗团队,以此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神经阻滞。在身体特定部位神经丛中注入局麻药物,一般应用在疼痛治疗和四肢手术中,降低此手术区域的痛感,还能够在致痛性疾病治疗中使用; ③椎管内麻醉。在蛛网膜下腔或者硬膜外腔注入药物,在胸腹部以下手术中应用。但是患者的意识清醒,不会限制患者的上肢活动;
④局部麻醉。利用药物在局部组织中作用,此区域就会失去知觉,此麻醉方式比较简单。
麻醉不仅能够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还能够在放射治疗、内镜检查等非外科操作中应用,或者儿科、产科、重症等。麻醉属于综合性医学学科,涉及到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等专业。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监护仪、麻醉机、神经刺激仪、输液泵等设备。要求以每位患者的特殊需求和个体差异制定优化麻醉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调整。
2全身麻醉的使用范围
①高风险手术。被广泛应用到胰腺手术、大血管手术等高风险手术中,全麻能够保证患者状态良好,对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理指标进行调控,降低围术期风险;
②腹部手术。在胰腺手术、肝脏手术、胃肠道手术中使用,能够使患者的肌肉松弛,从而方便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 长时间手术。全麻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处于昏迷的状态,并且不会感受到手术刺激和疼痛,从而提供给医生操作时间; ④神经外科手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无痛的效果,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稳定,避免手术并发症; 骨科手术。包括脊柱手术、关节置换术等,使患者肌肉松弛后容易开展手术。 麻醉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手术中,要求麻醉医生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
3保证手术安全重点
在麻醉手术过程中,保证手术安全的重点为:
①患者评估。麻醉医师在手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掌握患者的病史、身体情况和过敏史等,制定麻醉方案。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肝肾功能、呼吸系统、全身状况、心血管系统等,从而避免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②麻醉药物选择。以患者特点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肌肉松弛药、镇痛药等,比如患者病史、体重、年龄、手术时间等,使患者在舒适、无痛的状态下进行手术;
③监测设备。医疗团队在全麻过程中利用监测设备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实时监测,能够为医师提供精准数据,对患者生理状态进行判断,及时使用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生命体征正常。
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要对患者循环管理和监测,包括预防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全身麻醉还会导致患者的脑功能抑制、意识障碍等,降低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所以,要严密监测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在麻醉前要告诉患者相关麻醉信息,并且征得患者同意。术前使患者禁食禁水,避免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波及到患者呼吸道。在麻醉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肌肉、温度、通气、氧合等,以患者反应和手术进展对麻醉剂量和深度进行调节。麻醉后,将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或复苏室,继续监测患者,直到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后安全苏醒。还可以辅助予患者止吐药、止痛药等相关性药物,增加患者苏醒后的舒适度,对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