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这些急救护理技巧 你一定要了解哦
2024-03-27 14:33:37
作者:郑万荣
作者单位:翼城县人民医院
急救护理是重要的生命挽救措施,对于处于急症状态的患者,可以通过运用急救护理技术来挽救他们的生命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掌握急救护理的基础知识是每位医护工作者的根本职责。除了需要对患者的病症做出准确的判断外,医护人员还应当熟练掌握各种必要的急救措施的操作技巧。下面,我们将共同探讨与急救护理技巧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紧急情况下的护理准则

1、首要的原则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紧急救援时,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生命安全。

2、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执行紧急医疗救助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3、在紧急救治中,必须迅速识别出问题,并迅速进行救助,以减少所需的抢救时长。

二、急诊急救和护理的常见类型

(一)食物中毒

一旦摄入了有毒的食物,食物中毒的风险就会随之增加。有些人中毒的时间并不长,因此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果患者在这个时候仍然不想吐或吐不出来,他们可以选择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喉咙来催吐。如果中毒程度较高并已进入昏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强行催吐以避免窒息,应立即将患者送往急诊进行紧急抢救。2

(二)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导因素之一。当心脏骤停时间超过4分钟,人类的大脑组织会遭受不可恢复的坏死,因此被称为急救的黄金4分钟。若心脏骤停的患者能及时接受心肺复苏治疗,那么他们受到有效救治几率会显著提高。为了成功进行心肺复苏,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关键步骤:

①评估附近的环境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②迅速确定是否为心脏骤停。轻轻拍打双肩,高声询问,如果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可以触摸双侧颈动脉以确认搏动是否存在,并观察胸部是否有波动。5-10秒后,如果两者情况都没有得到确认,那么就可以判断为心脏骤停,并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③寻求帮助,及时拨打120并尽快取得AED设备。

④对胸部进行按压。按压的位置是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位置,双手交错、掌根叠加,手掌根部持续按压,以髋关节为中心,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轮廓。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在进行按压操作时,肘关节必须保持不弯曲的状态,并且必须保持垂直向下的方向,同时每次按压完成后,手掌的根部都不能脱离胸壁。此外,为了确保脑部的血液供应并降低关键器官的损害,按压的深度应为5-6厘米,而频率应在100-120次/分之间。

⑤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呼吸。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彻底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使用左手按压其额头,同时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放置在下颌部位,以确保下颌和耳部的连线能够垂直于地面。接着,用毛巾或纱布覆盖患者的口腔,紧紧捏住其鼻孔,然后迅速用嘴包住嘴巴吹入气体,同时观察胸部的起伏,连续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此外,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为30:2,需持续按压,5组为一个循环。随后评估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和胸部起伏情况,等待AED设备和救援人员。

(三)癫痫

从病因的角度来看,癫痫可以被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别。如果患者突然患上癫痫,那么在癫痫发作的初始阶段,应立即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以避免他们摔倒或受伤;接下来,需要解开患者的领带、衣扣、内衣和腰带,确保他们的呼吸通道畅通无阻;将头部稍微倾斜到一侧,这种设计有助于患者更顺畅地将唾液和呕吐物从口腔中排出;为了避免患者误将假牙吸入呼吸道,有必要将其取出;如果存在外部伤害,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伤势来做出适当的处理;对于那些有癫痫发作历史的病人,他们应当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并定量地服用各类治疗药物,严格禁止擅自减少药物剂量或完全停止使用,因为这可能会引发癫痫的持续发作或再次发作。

(四)触电

一旦检测到患者触电,应立即断开总电源,或者使用绝缘木棒将患者推出漏电区域,同时也可以使用绝缘棉衣等工具将患者拉出漏电区域。紧急救援人员在没有切断电源的前提下,应避免直接与病人接触或电源泄漏。如果发现患者触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患者从漏电区域脱离后出现休克或呼吸突然停止等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应首先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异物,并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急救。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