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弄垮”一根脊椎?我们为你找到了它的4个弱点
2024-03-27 15:53:34
作者:赵绍伟
作者单位:鹿寨县人民医院 骨科
脊椎支撑着我们的整个身体,保护神经系统,是身体的重要结构,保护脊椎健康意义非凡。然而,脊椎也是脆弱的,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骨折等都是导致脊椎损伤的原因。本文从介绍脊椎的结构入手,分析脊椎的弱点,并提出保护脊椎的方法,提高人们对脊椎的认识。 脊椎的介绍 脊椎是人体的主要支撑结构,成人的脊椎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位于颈部的脊椎骨即脊椎,共有7个;胸椎与肋骨相连,共有12个;腰椎支持身体的重量,一般有5个;骶骨由5块融合在一起的脊椎骨构成;尾骨由3到5块融合在一起的小骨构成,没有特定的功能。                            

颈椎是活动频率最高的,加上负重较大,很容易发生损伤。颈椎病的症状有颈部疼痛和僵硬、手臂麻木、眩晕等,主要与年龄、不当姿势、颈部受伤、长时间低头等有关。患病群体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长期伏案人也容易患病。

胸椎患病率相对较低,在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发生几率较高,重体力劳动也会使胸椎受伤。患者的表现为背颈肌肉僵硬、驼背、胸闷、头痛等。

腰椎的劳损也是比较多的,因为它承担着整个上半身的重量。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很常见,患者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腰疼,影响正常活动。发病的原因与当下年轻人体重偏高有关,发病主要在20到60岁的年龄段。

骶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身体的重量,保护脊髓。骶尾痛是骶椎部位最常见的症状,外伤、炎症、局部韧带损伤是发病的原因。骶椎病变可能导致骨盆供血不足,影响盆腔内生殖器官的功能,性激素受到抑制,引起人体发育不良。

尾椎作为脊柱的一部分,对骨盆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尾椎疼痛的原因有跌倒伤及尾骨、关节炎或分娩导致的关节变化、长时间坐在狭窄或坚硬的表面上等。

二、脊椎的四个弱点

1、怕久坐

人长时间保持坐的姿势,全身的重量压在脊椎骨底端,肩膀和颈部活动少,容易颈椎僵硬;背部肌肉过度伸展,容易引起腰肌劳损。每隔45分钟起来活动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疲劳。

2、怕冷

寒冷会导致脊椎的韧带、肌肉僵硬,影响血液循环,损伤脊椎。寒冷还会使椎间盘内存在的大量水流动性变差,无法起到承受身体重量和缓冲脊柱冲力的作用,进而腰部疼痛。

3、怕猛

动作幅度过大会导致韧带拉伤,出现颈椎错位;脊髓受到压迫,轻者上肢疼痛、麻木,重者行走不稳;不恰当的按摩和推拿会导致脊柱增生,还会干扰脑部供血。因此,热身运动对于经常剧烈活动的人群十分重要。

4、怕歪

脊柱的生理曲度是指在人体站立或坐姿时,椎骨在其中段形成的向前向后凸出的弧形凸起。这些曲度存在的意义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保证肌肉和四肢的运动,促进椎骨处的血液循环。当我们习惯性的二郎腿、葛优躺,会改变脊柱的生理曲度,随着时间加长,会导致脊柱曲度变直,引起脊柱侧弯和肌肉劳损等问题。

三、脊椎的护理

1、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站立、行走还是坐着,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从这些细节做起,减少对脊椎的损伤。

2、适当运动

适当的颈部运动可以保持脊椎健康。颈部的拉伸和放松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剧烈的颈部运动是不可取的。

3、控制体重

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腰部,肌肉力量就会薄弱,腰椎的支撑力下降,不能维持正常的腰椎生理曲度;大体重还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和劳损。因此,控制体重是保护脊椎的重要办法。

4、均衡饮食

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维生素D的食物,帮助维护骨骼健康。

5、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

在低头玩手机时头部前倾,导致颈部周围肌肉紧张和痉挛,颈部僵硬和疼痛,并且形成不良体态。因此,家长要对孩子多监督,尤其是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家长要严格限制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机,中间多起来活动腿脚。

6、选择合适卧具

床垫的选择很重要,不能过硬或过软;枕头高度合适;桌椅也是非常关键的,椅背有前凸设计,或者在后腰部放靠垫,减轻腰背压力;桌子要前高后低,减少工作时腰向前弯的程度。

鉴于脊椎的四个弱点,我们要好好护理脊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意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